最近,天氣熱得讓人直呼受不了,仿佛整個世界都被放進了巨大的蒸籠。
眼瞅著大暑就要到了,這可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了,大家可要做好準備啊!
而且,今年的大暑可不尋常,和往年大不同,老輩人還說今年大暑節氣是60年一遇,總結說有著四大獨特之處,這背后有啥預兆呢?今天咱就一起來嘮嘮。
(1)啥是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里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通常在每年7月22 - 24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20°時,大暑就來啦。
這時候,天氣熱到了極點,陽光最猛烈,氣溫最高,雷陣雨也頻繁。
用古人的話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簡單來講,就是熱得不能再熱了,一年中最熱的就是大暑了,因此這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最熱的!
古人把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一候時,螢火蟲從腐草里孵化出來,一閃一閃的;二候時,空氣又悶又濕,土地都潮乎乎的;三候時,常常會有大雨傾盆而下,給炎熱的天氣帶來一絲清涼。
(2)今年大暑的四大特點
首先,今年是晚上大暑!
今年大暑時間是7月22日21時29分 ,在晚上交節。老話說“白天大暑,雨后頭;晚上大暑,熱到狗”,意思是如果大暑在白天,往后雨水會多些;要是在晚上,那還得熱好久。
為啥這么說呢?雨水能降低溫度,蒸發時也會帶走熱量,所以雨水多就相對涼快。
而且大暑時雨水對農作物很重要,民間有“大暑滴雨如黃金”的說法。按這說法,今年的大暑后還很熱!
其次,今年的大暑是在月尾!
今年大暑是農歷六月廿八,處于月尾。有俗語講“大暑在頭,冷死秋牛,大暑在尾,八月大熱”,也就是說大暑在月初,后面天氣會涼快,牛都可能被凍著;在月尾的話,八月還會很熱。看來今年八月,大家還得做好防暑準備。
第三,今年還是“晚大暑”!
中午12點前大暑為早大暑,之后為晚大暑,今年21時29分交節,屬于晚大暑。民間還有說法是“早大暑,冷颼颼;晚大暑,熱死牛”,預示著晚大暑天氣會格外炎熱。不過這些說法只是經驗總結,沒有絕對科學依據,天氣變化受很多因素影響。
第四,入伏后第三天進大暑,且大暑在中伏前!
今年7月20日入伏,7月22日就大暑了 ,而且中伏從7月30日開始 ,大暑在中伏前。
有農諺說“大暑中伏前,必定是災年”,可這也不是絕對的。以前人們靠節氣安排農事,現在農業技術發達,就算天氣有變化,也能通過科學種植、灌溉、防護等措施減少影響。
雖然今年大暑有這些特點和說法,但天氣變化復雜,咱不能全信。
不過老祖宗留下的習俗和養生經驗,還是很值得參考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管大暑熱不熱,咱都得照顧好自己,平平安安度過這個炎熱的節氣。
你那兒大暑有啥特別習俗?準備咋過?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