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郊外的朝中友好宅庵農場,烈日炙烤著龜裂的土地。中國駐朝鮮大使李進軍挽起褲腿,跨上中國捐贈的插秧機,在朝鮮官員驚詫的目光中駛向干涸的稻田。鐵輪碾過開裂的泥土,留下這個時代罕見的外交剪影——一位大使在異國田埂上播種友誼的種子
這是2015年朝鮮百年大旱中的一幕。當四分之一的稻田瀕臨絕收,朝鮮農民古銅色的脊梁在烈日下彎成相似的弧度。他們腳下的土地僅占國土面積18.6%,人均耕地不足1畝,卻要養活2600萬人口。一場跨越七十年的生存戰役,正在這片被封鎖的土地上悲壯上演。
土地的詛咒:先天不足的農耕困局
朝鮮農民黎明即起時,第一眼望見的總是連綿山巒。這個國家80%的國土被山地覆蓋,可耕作土地如同摔碎的鏡片,散落在陡峭的褶皺中。在咸鏡南道的梯田上,七旬老農金永哲踩著膠鞋,小心翼翼地在不足五畝的碎田里挪步——這已是當地最大的連片耕地
“我們種的是‘愛國稻’。”他抓把褐紅色土壤苦笑。這些酸性土質如同天然的枷鎖,牢牢鎖住作物的生長潛能。官方數據顯示,朝鮮水稻畝產僅578斤,不足中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當中國東北黑土地涌動著豐收的金浪,朝鮮農民卻在貧瘠的紅土里與自然搏斗
更大的危機潛伏在庫房里。在平壤郊外的農資站,生銹的拖拉機零件散落滿地。“這些曾是蘇聯時代的寶貝。”管理員樸成煥撫摸著一臺停轉二十年的收割機。蘇聯解體后,朝鮮失去廉價石油供應,農機報廢率飆升至18%,化肥年缺口高達40萬噸。農民們被迫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用血肉之軀填補機械的空白
生存的智慧:石頭縫里種希望
“看!那是我們的‘天梯田’!”在江原道的高山上,層層疊疊的梯田幾乎觸及云端。上世紀九十年代,面對糧荒的朝鮮發起“水稻上山”運動,將陡坡削成耕地。然而代價觸目驚心——森林覆蓋率驟降15%,雨季山洪裹挾著表土沖毀河道,將平原良田變成汪洋澤國
絕望中迸發著驚人的創造力。在羅先特別經濟區,玻璃溫室反射著陽光。這里引進韓國智能種植技術后,西紅柿產量飆升4.7倍。主婦李貞順在自留地里搭起黃瓜架,籬笆內雞鴨歡騰——這些“庭院經濟”產物可到集市售賣,成為工分外的小金庫
最動人的風景在集體農場的記分簿上。每天收工后,生產組長在煤油燈下記錄:“崔大男,修水渠15分;金順玉,育秧8分。”當修水渠的工分比普通勞作高出50%,男人們爭相跳進刺骨的春水。這些數字最終將化作秋收時的玉米棒子,維系著最樸素的公平。
血脈相連:地球村的溫暖接力
2015年大旱肆虐時,一列滿載小麥的列車駛過鴨綠江大橋。俄羅斯援助的2.5萬噸糧食,讓黃海南道的糧站前排起長隊8。這不過是國際援助的冰山一角——中國連續十五年穩居援朝榜首,僅2005年就提供53.1萬噸糧食,占當年國際援助總量的92%
在宅庵農場,中朝友誼的根系深扎黑土。1958年周恩來與金日成在此共植的松樹已亭亭如蓋6。當李進軍大使將化肥和秧盤交到農場委員長手中時,老人緊握的雙手刻滿歲月的溝壑:“秋收時,請來吃用這片稻米煮的飯。”
更宏大的合作在國境線北端醞釀。2010年中朝秘密達成協議,朝鮮獲準在黑龍江耕種20萬公頃閑置地。若全部開發,可年產140萬噸大米——足以填補全國缺口的七成。拖拉機轟鳴的北國平原上,朝鮮農民播種著跨越國界的希望。
破繭之舞:新時代的田野革命
平壤街頭巷尾,一個新名詞在悄悄流傳——“6.28方針”。金正恩推動的經濟改革允許農場保留超額收成,蔣泉農場因此創造奇跡:年產蔬菜2萬噸,農戶自留糧倉堆得冒尖。在熙攘的農貿市場,主婦們用工分換來的玉米餅交易中國產的花布,自發的商品經濟在計劃體制裂縫中萌芽。
變化同樣來自迷彩綠的身影。南浦市郊的軍墾農場里,年輕士兵正架設滴灌設備。“以前我們只拿槍,現在也拿鋤頭了。”退役大校安哲秀抹去額頭的汗珠。朝鮮130萬現役軍人中,已有三分之一投入軍墾,部隊糧食自給率突破90%
最關鍵的突破在種子實驗室。平壤作物研究所的玻璃柜中,“金日成稻”老品種旁,新雜交稻種正抽穗揚花。根據《農業農村發展十年規劃》,朝鮮將投入梯田改造和良種培育,誓言把糧食自給率從75%提升至85%。窗外的試驗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低垂,仿佛向大地行禮。
永不彎腰的稻穗
夜幕降臨元山港,漁火點綴著墨色海面。老農樸永吉坐在曬谷場上,將白天收獲的玉米粒攤開風干。月光照亮他掌心的老繭——那是七十載與土地對話的印記。“爺爺,為什么田這么少還要種?”小孫子數著米缸里的存糧問。“因為每一粒米都是活命的尊嚴。”老人把玉米粒按進孩子手心。
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風險地圖上,朝鮮仍是糧食安全最脆弱的紅色區域。但當平壤街頭出現進口食品商店,當自留地的瓜秧爬上軍墾農場的籬笆,變革已在黑土地深處萌動。
那些俯身勞作的脊梁,如同被風雨壓彎卻永不折斷的稻穗。人均1畝耕地的生存奇跡背后,是集體意志與土地簽下的生死契約——縱使山河貧瘠,也要用汗水澆灌出生命的尊嚴。晨霧中的田埂上,新插的秧苗正挺直腰桿,朝著朝陽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