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常回來看看,希望家鄉越來越好。”7月6日至9日,瑙魯總統戴維·阿迪昂跨越重洋,在廣東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尋根謁祖與參訪交流之旅。
經有關部門走訪考證確認,戴維·阿迪昂的外曾祖父司徒氏祖籍廣東江門開平市赤坎鎮中股村忠心里,其先祖在一百多年前下南洋謀生,后輾轉遷往瑙魯發展。
實際上,廣東與瑙魯民心相親,雙方交往源遠流長,大部分在瑙華僑華人祖籍地在廣東。7月9日,在瑙魯定居多年的一位臺山籍華僑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2024年兩國復交后,她見證了五星紅旗在這座島嶼上再次升起,激動之情難以忘懷。
2024年兩國復交以來,廣東與瑙魯互利合作取得明顯成效,多領域各層級交往日益密切。從瑙魯方面表示計劃籌備搭建從瑙魯到廣東的直航,到廣東醫療隊為瑙魯居民帶去“光明”,海洋資源豐富的廣東與瑙魯,在積極探索共建海洋牧場,開展遠洋捕撈、深遠海養殖、漁業深加工等多種形式合作方面亦大有可為。
瑙魯總統戴維·阿迪昂一行回江門尋根謁祖。受訪者供圖
復交后瑙魯總統訪粵尋根
這不是戴維·阿迪昂第一次到訪廣東。
2024年3月,戴維·阿迪昂來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其間,他率團到訪廣州市,是甲辰龍年首位訪問廣東的外國元首。
當年1月15日,瑙魯政府發布聲明,宣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同年1月24日,中國與瑙魯正式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同年1月29日,中國駐瑙魯使館復館。
2025年的夏天,戴維·阿迪昂再次來到廣東,他表示,去年瑙中兩國復交,這對瑙魯國家發展和瑙中關系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瑙方將始終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愿重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廣東是我先輩的故鄉,我對這里抱有特殊的感情,很高興繼去年之后再訪廣東,我一直堅信增進人文交往是促進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一環,希望通過這次尋根之旅,持續促進兩地民間交往和人文交流,為瑙中開啟共同發展繁榮的新時代注入更多動力。”戴維·阿迪昂說道。
7月8日,在廣東江門開平市赤坎鎮中股村忠心里的大榕樹下,戴維·阿迪昂與鄉親們圍坐在一起,聊起了族譜和家常。
譚惠霞是戴維·阿迪昂的堂外祖母,今年已經81歲高齡,她握著戴維·阿迪昂的手,把家鄉的龍眼遞到了他的手里。戴維·阿迪昂也親切地與族親們交流,并不時拿出手機和他們自拍留念。
中股村村委會主任司徒玩玲告訴南都記者,中股村作為遠近聞名的僑鄉,擁有深厚且豐富的僑歷史。村內保存完好的司徒美堂故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如今已成為一處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吸引著眾多游客參觀學習。
戴維·阿迪昂一行這次特地來到了位于赤坎鎮堤東路的素庵居廬。這座建于民國時期的四層高洋樓,是司徒氏家族祭祀、懇親的重要場所。在素庵居廬旁,戴維·阿迪昂一行還共同種下了一棵象征家族根脈的榕樹,以此見證家族的繁榮昌盛。
瑙魯總統戴維·阿迪昂一行回江門尋根謁祖。受訪者供圖
在中股村,戴維·阿迪昂一行仔細了解了家族的起源、發展和變遷。參觀當地司徒氏圖書館時,戴維·阿迪昂查看族譜,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后,他十分欣喜。參訪期間,他熱情地向家族親友問好、致謝,還品嘗了龍眼、荔枝等嶺南特色水果。
司徒玩玲也向南都記者表示:“村民們聽說阿迪昂總統要來村里尋根的消息以后,都非常期待也很自豪,還有人特意從外地回鄉,希望來看看這位遠方的總統族親。”
“天堂島”上的廣東故事
瑙魯位于赤道以南約42公里處,這座有著太平洋上的“天堂島”之稱的島國,與廣東向來有著深厚的淵源。
2024年中國與瑙魯復交后,商人唐先生曾前往當地考察。他告訴南都記者,開車環島大約17公里,僅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瑙魯有很多廣東人,一般在當地經營超市和餐館。
唐先生表示,瑙魯離澳大利亞很近,當地除了有潔白的沙灘、郁郁蔥蔥的椰子樹,也有二戰時遺留下來的槍、沙坑、油輪等歷史遺跡。
瑙魯的自然風光。受訪者供圖
臺山籍華僑梁碧嬌已在瑙魯定居十余年,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情感與獨特的觀察。1999年,梁碧嬌跟隨父親的腳步來到瑙魯,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在當地尋找商機。自2009年起,她便長居于此,經營著一家中餐館。
她告訴南都記者,瑙魯的華僑華人大多來自江門五邑地區,他們主要從事批發零售和餐飲行業。其中,有不少“老僑”已經在瑙魯扎根了三四十年,他們用勤勞和智慧,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自己的奮斗故事。
瑙魯當地餐館里的腸粉等廣式點心。受訪者供圖
梁碧嬌說,如今在瑙魯,中國元素乃至廣東元素無處不在。當地有數十家中餐館,提供的菜品豐富多樣,叉燒包等經典廣式點心非常受歡迎。
走在瑙魯街頭,粵菜館飄出陣陣誘人香氣,超市和雜貨鋪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中國商品,修車行里隨處可見“中國制造”的零件。不僅如此,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光伏發電項目和貨運碼頭項目等,也正為瑙魯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據了解,早在2024年,瑙魯總統戴維·阿迪昂就選擇廣東作為兩國復交后的參訪地,正是看中了廣東作為僑鄉的特殊地位——這里既是華僑的“出發地”,也是中瑙關系的“連接點”。
在海洋等領域開展合作
梁碧嬌還清晰記得2024年1月29日的清晨。
那天,中國駐瑙魯使館復館。中國駐瑙魯使館復館小組在位于瑙魯島西南部的臨時辦公地點舉行升國旗儀式。她在現場見證了五星紅旗時隔近十九年再次在瑙魯升起的難忘場景。
“看到五星紅旗升起時,顏色那么鮮艷美麗,那種激動和觸動心靈的感覺難以言喻!我非常興奮和驕傲,這應該是每一個海外中國人的感慨和情懷吧。”她告訴南都記者。
2024年1月29日,中國駐瑙魯使館復館小組舉行升國旗儀式。新華社發
中國和瑙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恢復外交關系,開啟兩國關系新篇章。
例如,中方支持瑙方購買貨船以保障瑙魯物資供應,中國企業生產的新能源公交車助力瑙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中國“光明行”醫療隊為瑙魯白內障患者帶去福音,多批瑙魯各界人士和留學生來華學習培訓等。
瑙魯外長安格明在此前訪華時特別提到,瑙魯將于2026年首次舉辦密克羅尼西亞運動會,中國正為瑙魯援建體育場。另外,中國醫生還到瑙魯開展中醫藥義診,安格明的膝蓋問題就在中醫診治下得到好轉。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醫療隊在瑙魯。
2024年11月13日至19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廣東省委外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等各級單位及有關部門的統籌指導和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醫療隊,作為中瑙兩國復交以來首支抵達瑙魯的醫療團隊,在瑙魯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光明行”義診。
活動期間,醫療隊接診了上百名當地患者,成功實施了23例白內障復明手術,并首次引入了視網膜激光手術和翼狀胬肉切除手術,為瑙魯眼科醫療領域帶來了顯著突破與提升。
另外,由于瑙魯當地糖尿病發病率較高,由此引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患者數量眾多。針對這一情況,專家組經過深入調研和評估,建議集中開展篩查工作,并對早期“糖網”患者實施視網膜激光手術治療。這一系列舉措,為瑙魯當地患者帶來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眼科治療體驗,極大地提升了當地的眼科醫療水平。
安格明還曾透露,目前瑙魯正在籌備搭建從瑙魯到廣東的直航,未來兩地將在旅游、農業等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交流。他預計,未來幾年,瑙魯將在發展領域得到中國越來越多的支持。兩國還將合作開發海底礦藏,中國在這一領域具有突出優勢。
瑙魯有一句諺語:“每天積攢一滴水,經年累月匯聚成大海。”事實上,廣東與瑙魯都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兩地積極探索共建海洋牧場,開展遠洋捕撈、深遠海養殖、漁業深加工等多種形式合作大有可為。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楊苓妍 實習生 劉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