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國車市經歷了一輪徹底的洗牌。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崛起,智能化更是在新賽道上一路狂奔,新老品牌“你追我趕”,一時間,似乎誰卷得越快,誰就越接近未來。
在這么一個正在重塑的市場格局中,如何才能穿越周期、穩步前行?
《孫子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變革中
合資企業韌性開始顯現
2025年上半年,中國車市的表面依舊熱鬧,內在趨勢卻已悄然生變:一邊是新勢力品牌在求生中加速分化和變革;另一邊,主流合資品牌卻悄悄穩住了節奏,甚至開始回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勢力品牌中,上半年交付19.7萬輛的小鵬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銷量,并且完成了今年銷量目標的51.8%;零跑和小米的完成率分別為44.4%和42.9%,穩定在前列陣營。而諸如理想、蔚來、極氪的表現只能說一般,上半年銷量目標達成率普遍在35%以內。其中,理想交付20.4萬輛(年度目標64萬輛),完成率只有31.9%。理想也下調了年度銷量目標和二季度財報的交付預期。蔚來三大品牌合計交付11.4萬輛(年度目標44萬輛),完成率25.7%。樂道與螢火蟲品牌增量未達預期。鴻蒙智行(含問界、智界等)上半年銷量超20萬輛(目標100萬輛),完成率僅20%多。
而另一邊,主流合資車企歷經了多年動蕩和調整之后,上半年普遍呈現出明顯的回暖態勢。其中,一汽豐田、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等頭部合資企業均實現同比正增長。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行業競爭持續內卷,流量被不斷稀釋,消費者的注意力也在不斷被分散;另一方面,消費者的購車邏輯開始回歸理性,發現市場上其實選擇很多。當市場從追求新潮走向更理性的多樣性選擇,以大眾系,豐田系和通用系為代表的主流合資品牌,反而在這輪調整中展現出更強韌性。
其中,上半年,上汽大眾累計終端銷量達52.3萬輛,同比增長2.3%,在多個細分市場持續發力,不僅穩住了銷量基本盤,也在電動化追趕、智能化升級、產品價值重建等維度全面提速。
守正出奇
上汽大眾找到了合資新解法
從過去幾年延續至今的發展軌跡來看,并不同于前些年新勢力品牌的“All in 純電”;在一眾合資車企中,上汽大眾沒有搞偏向任何一方的“一刀切”,而是將幾十年來一路延續的德系品質、技術和安全基因,通過堅持“守正”——“油電同進”,在率先推出基于純電平臺的ID.系列之后不久,上汽大眾又開創性地闖出了一條“出奇”——“油電同智”的新路,率先在燃油車領域展開智能化躍遷,打破了智能輔助駕駛是新能源汽車專屬的信息繭房。
與其他已經在燃油車上選擇消極躺平的企業不同,上汽大眾顯然有著不一樣的決心和“玩法”——布局全勢能。
而這也被市場一致解讀為“給用戶選擇權”——燃油車滿足穩定需求,新能源汽車提供技術前沿體驗。在打通用戶體驗“斷層帶”的同時,這種“雙線平衡”在行業內卷中展現出的韌性和沖勁,以及長期發展的后勁,在上半年的銷量結果中已經顯露得很清晰。
從最早推動“油電同進”到去年開始落地“油電同智”,再到今年上海車展上ID. ERA亮相,下半年朗逸(參數丨圖片)Pro、新凌渡L,以及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奧迪E5 Sportback等多款重磅新車上市,上汽大眾正在加速“從油到電”的全面布局。
有媒體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蟄伏”,那個中國車圈熟悉的上汽大眾,眼看就要“回來”了。在多數合資品牌陷入 “以價換量” 困境時,上汽大眾從燃油車的 “基本盤保衛戰” 到新能源車的 “技術破局”,從智能化的 “漸進式升級” 到品牌高端化的 “主動出擊”,也被視為是“合資陣營中少有的成功轉型樣本”。
從階段性結果來,這種“守正出奇”之道,在上汽大眾的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產品上互為正輔,通過堅守德系品質、技術沉淀和用戶信任的 “正”,以及在新能源、智能化、服務模式上的 “奇”,正在重塑合資企業的價值坐標。
正如其合資2.0階段的核心理念 ——“德國制造的精髓與中國智慧的深度融合”,上汽大眾這種“守正出奇”之道,通過對德系品質根基的堅守與對中國市場需求的創新突破,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反內卷樣本,更在變革時代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根基。
新物種
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來了
在堅持踐行“油電同行”“油電同智”多年后,中國車市的新物種——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終于來了。它的出現也意味著中國車市說了幾十年的“合資豪華的本土再定義”,終于完成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驗證閉環。
而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是傳統引進的套路,而是一次從平臺到智能架構的“共創式造車”。該車基于全新的PPC整車平臺打造,搭載華為高階智駕系統,整車的座艙、智駕、底盤等關鍵模塊都進行了深入的本土化定義和融合。可以說,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是中德技術協同的結晶。
而且這種定義和融合不是表層的營銷包裝,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力。華為智駕能上車、全新平臺能落地、本土研發團隊能主導項目節奏,這些都意味著A5L Sportback的發布已經不只是某款產品的上市,而是上汽大眾在“合資2.0”時代,產品向上、品牌向上的標志性成果。
一直以來,奧迪的Sportback車型類似于寶馬M系列、奔馳CLA:它不僅承載品牌調性,更是一種強調情緒價值和性能個性的存在。這種產品基因注定了它必須“有顏有料”,不僅要有情懷加成,更要在體驗和技術上足夠打動人。
而“青出于藍大勝于藍”的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雖然天生自帶“溜背信仰”的光環,但這款車的意義遠不止于滿足設計控和粉絲情懷。與進口A5相比,它是一款中德雙方先進技術深度融合后的一個新物種,這種融合帶來的改變是根本性的。
如果以此為一個原點,或許可以看成上汽大眾從“IN CHINA FOR CHINA”,進化成為“IN CHINA FOR THE WORLD”的一個新起點。
當下和以后的汽車市場,應該不會再是單一解法的時代。用戶的需求正在變得愈發多元。有人擁抱智能體驗,有人堅持機械駕趣;有人傾向電動新潮,也有人偏好燃油的成熟穩定。
在這條日益分化的需求線上,真正重要的不是押注哪一種趨勢,而是給予用戶足夠的選擇權。讓電車更優質,讓油車更值當。把技術的選擇權真正交還給了用戶。讓消費者有的選,是一種責任和擔當。而這,正是上汽大眾正在做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