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通訊員 裴霓裳)
視力良好不等于眼睛健康無憂。前日,一位視力達1.0的年輕白領在湖北愛爾眼科醫院被確診為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27歲的郭先生(化名)從事新媒體工作,日常工作需長時間面對電腦屏幕,經常感到眼睛疲勞、酸脹,偶爾還會出現視物模糊,但休息后能緩解。以為這只是普通用眼過度的他,并未重視。
直到不久前,郭先生在過馬路時,因未能察覺到側面來車而險遭碰撞,加之眼部酸脹不適感持續加重,他才前往湖北愛爾眼科總院就診。檢查結果令人意外:郭先生雙眼視力雖均為1.0,但眼壓高達35毫米汞柱(正常范圍為10-21毫米汞柱),雙眼杯盤比(C/D)高達0.8(正常值一般小于0.6),且視野檢查顯示存在部分缺損。綜合診斷,郭先生被確診為原發性青光眼。
“視力1.0,也沒有近視,怎么會得青光眼?”面對診斷結果,郭先生難以置信。該院青光眼專科主任醫師孫重解釋,視力好并不代表不會患青光眼。青光眼是因眼內壓力升高導致視神經受損的一種疾病。其造成的視野損害通常從周邊開始,逐漸向中心發展,因此患者在早期可能中心視力(如看視力表)依然良好(可達1.0),但周邊視野已出現缺損,影響日常生活如行走、駕駛等安全。
根據郭先生的開角型青光眼類型,目前需通過藥物控制眼壓,若效果不佳則需考慮手術治療。孫重主任指出,近年來門診中類似郭先生這樣的病例并不少見。青光眼發病隱匿,尤其在早期,中心視力往往不受影響,極易被忽視。
孫重強調,青光眼本質上是一種需要終身管理的慢性疾病,與糖尿病、高血壓類似。特別是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雖無法根治,但可通過長期藥物或手術治療有效控制病情進展。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及時治療并嚴格終身定期隨訪”。她特別提醒公眾,出現眼睛酸脹、疲勞、不明原因的視物模糊(尤其休息后不緩解)、視野變窄、頻繁更換眼鏡度數仍不適等癥狀時,務必及時就醫進行眼壓、眼底和視野等針對性檢查,切勿掉以輕心。若能及早干預并規范管理,絕大多數患者可以避免失明風險,長期保有有用的生活視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