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突然劇痛,
看東西像蒙了層霧,
還惡心、嘔吐……
我以為只是太累,
沒想到差點失明!”
42歲的黃女士(化名)
回想起上周的遭遇仍心有余悸。
女子右眼劇痛,看不清手機屏幕
上周三清晨,黃女士被右眼劇痛驚醒,眼前模糊如霧,連手機屏幕都看不清。勉強撐到公司開會時,她突感劇烈頭痛,趴在桌上干嘔不止。同事嚇壞了,火速送她到東南眼科醫院的急診。
到醫院后,檢查結果令她吃驚:沒有近視的右眼視力已經下降到0.6;右眼眼壓沖破警戒線至49mmHg,遠超出正常眼壓的21mmHg;右眼角膜水腫、霧混,瞳孔對光反射遲鈍。
“這是典型的青睫綜合征急性發作!”接診的青光眼科主任醫師吳真真解釋,青睫綜合征通常發病迅猛,以單眼居多,可出現眼前視物不清,呈霧狀。
該疾病多與勞累有關,尤其與腦力疲勞和精神緊張有關。而黃女士正是因為近期工作壓力過大,導致連續多日焦慮失眠。
吳真真為患者檢查眼睛(資料圖)
吳真真立即啟動急救:采用全身加局部降眼壓,滴眼液消炎的治療方式,為黃女士控制眼壓和眼部炎癥,使癥狀得到緩解。
青睫綜合征容易反復發作,吳主任叮囑黃女士,持續用藥一周后,要到院復查,用藥期間如果有病情變化,也要及時聯系醫生。
經一周治療,黃女士眼壓降至正常水平線,角膜水腫消退,視力恢復。
長期熬夜、沉迷電子設備人群需警惕
吳真真提醒,長期熬夜且沉迷電子產品的人群,若出現霧視力、虹視力、眼痛需注意,這并非單純用眼過度或休息不足,可能是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征(青睫綜合征)的信號。
青睫綜合征雖對多數人而言較為陌生,但發病率不低且隨生活節奏加快、電子設備普及呈上升趨勢,好發于20-50歲中青年,多為單眼發病。
青睫綜合征發作時癥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為眼脹、眼部充血、視物模糊及眼壓升高,但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等癥狀,因此易被誤當作感冒或視疲勞而延誤治療;間歇期患者眼壓及眼部表現則完全正常。
需注意的是,青睫綜合征具有易復發的特點。若同時出現頭痛與眼睛脹痛、視物模糊等不適,應高度懷疑該病,及時就醫檢查。
目前青睫綜合征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部分研究認為與過敏、病灶感染、下丘腦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睫狀血管神經系統反應異常及房角發育異常等有關。
青睫綜合征可防可控,確診后需遵醫囑規范用藥。日常應注意合理作息,避免熬夜;適度使用電子設備,減少眼部刺激;保持心情放松,早晚堅持鍛煉,保證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降低復發風險。
青睫綜合征防復發指南
“青睫綜合征就像‘眼睛感冒’,但會反復發作!”吳主任給出預防建議:
控制用眼時間:用眼40分鐘遠眺5分鐘,避免關燈玩手機;
釋放壓力:規律作息,睡眠充足,通過運動調節情緒;
青光眼篩查:青光眼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1次眼底檢查。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張帥
通訊員:張世杰
編輯:兜兜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