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雨季,故鄉那些山林都會悄悄地撐起一把把五彩繽紛的“小傘”。那些“小傘”好似要為滋養它們的大地遮風擋雨,但它們又過于渺小,因此,僅僅變成了夏秋之季山林里的些許點綴與裝飾。它們是如此小心翼翼,擔心會被一雙雙貪婪的眼睛發現一般,在杳無人煙的地方冒出一些星星點點的驚喜。當然,也讓我們的餐桌瞬間增添了值得炫耀的珍品。
雨后悶熱的日子,是找菌子的最好時機。
又是一個菌香彌漫的時節,好似山林清新的氣息都隨著一朵朵小巧而又精致的菌子傳遍了大街小巷。周末,好友小趙相邀到他的家鄉去品嘗鄉野的味道。還說他故鄉的菌子數量最多,品種最全,品質最好,味道更鮮,相識二十余載的5位好友欣然前往。
開始上菜,一碗菌香濃郁的雜菌湯就吊足了我們的胃口,我們努力辨別湯中黃澄澄的雞油菌獨特的果香,銅綠菌那讓人叫絕的鮮,羊奶菌特立獨行的脆,灰雞樅那讓人回味的甜。一盤爆炒黑牛肝,菌子獨特的香和肥厚的菌“肉”瞬間就虜獲了我們所有的期待,讓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滿足。一盤素炒雞樅,讓我們嘗到了久違的鄉野味道,雪白的雞樅與青紅椒搭配,更讓人覺得鮮嫩可人。一碗酸湯牛肝菌,不僅掩蓋了黃牛肝菌略微的酸,自家腌制酸菜的加入,那酸爽的感覺更令人食欲大增。一盤羊奶菌燉肉,菌子不僅吸收了豬肉的香,羊奶菌獨特的脆還讓人覺得別有一番滋味。一碗紅燒肉燉青頭菌,不僅保留了青頭菌原有的鮮甜,還吸收了紅燒肉的濃香。品嘗之余,還可搜尋青頭菌玉一樣的妝容,真是一種難以言表的視覺與味覺體驗。一碗黃皮雞樅燉土雞蛋,黃色作底,乳白的雞樅點綴,更像一件藝術品,讓我們不忍去破壞它的無瑕。一碗菌香牛肉,牛肉與菌子的香碰撞在一起,一起融合,一起升華,使菜肴的濃香達到了無以復加的極致。一盤油淋見手青,雖然已不再呈現出用手觸摸就能變色的奇特現象,但獨特的香味與爽滑感還是讓人倍感驚喜。再配上一盤當地有名的油淋干巴,一盤涼黃瓜,一盤素炒小青花,實在是一頓讓人難以忘懷的饕餮盛宴。最后,還上了一碗干巴菌炒飯,讓我們本已裝不下再多食物的腸胃,還是屈從了我們無法滿足的唇齒欲望。讓我們直呼,得趕快去消化消化了。
讓我們驚艷的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菌子宴,原來出自當地小有名氣的廚師——小趙堂弟之手。為了這次相聚,為了呈現這一桌豐盛的晚餐,小趙已策劃好久,還讓忙碌的堂弟推掉了手中的生意,從而促成了這讓我們贊不絕口的菌子大餐。我們就這樣品嘗著大自然的賜予,回憶著美好的青春。席間,小趙的幾個發小還唱起了貼有地方標簽的歌謠《老家在建水》,提醒小趙要常回家看看,老友也要時常相聚,不要讓時光撕裂了彼此的情感。席末的一首《月上東門樓》,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建水這座小城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濃濃的詩意,也讓我們感慨這幾十年來,我們每個人都碰到過許多的事,也遇到過許多的人,但一路走來相互欣賞,相互幫扶,相互牽掛,相互慰藉。我們始終沒有丟失了彼此,都把彼此的冷暖記掛在心,見證了這么多年真摯的情感,也體會到了原來時光易逝,容顏易老,唯有內心的真誠與純真的情誼像一杯陳年的老酒,越陳越醇,越陳越香。
作者:李磊(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