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下半葉,當所有古典樂迷都在為威爾第的作品著迷之時,有這么一位作曲家,憑借歌劇作品《歌女喬康達》名聲大噪,并成功在歌劇發展史上留下大名。
當然,如今還是有很多樂迷不認識這位意大利作曲家阿米爾卡雷·蓬基耶利(Amilcare Ponchielli),但你得知道他是普契尼與馬斯卡尼的老師;他最著名的作品《歌女喬康達》是“寫實歌劇”的開路先鋒,因第三幕的芭蕾舞音樂選段“時辰之舞”而聞名,是一首常在音樂會中被單獨演奏的古典流行曲,更曾被1940年迪士尼出品的古典樂動畫電影《幻想曲》引用。
電影其中一個單元片段里,鴕鳥、河馬、大象和鱷魚跟著“時辰之舞”的曲調,跳起了優雅的芭蕾舞,詼諧又有趣的表現方式拉近了人們與古典音樂的距離,這種親切感,彌漫在阿米爾卡雷·蓬基耶利的所有音樂中。
有關于這部歌劇的錄音其實不少,不過我們今天將要分享的這張專輯則主要為呈現出阿米爾卡雷·蓬基耶利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協奏曲創作,獲音響論壇劉漢盛「總編私房CD」推薦。
專輯于2010年錄制,Giuliano Sommerhalder吹奏的小號,技巧嫻熟、音色出眾;Roland Fr?scher的上低音號以內斂形式登場,逐漸綻放出強大的能量;Simone Sommerhalder的雙簧管在平穩的吹奏中,完美孕育出整體氛圍,并且始終保持清澈悅耳。
相較于上述提到的歌劇作品,阿米爾卡雷·蓬基耶利的器樂作品可說鮮為人知,專輯中收錄的《F大調小號協奏曲》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這首協奏曲多樣性與熱情的齊奏樂段,是它最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該作品在結構上并沒有明確的樂章之分,在變奏曲的基礎上加入序奏、詠嘆調以及終曲,變奏曲常被小號用于展現技巧,聽感甚佳。
蓬基耶利作品中繁復的音符,在這些器樂演奏家與指揮以及樂團的詮釋下,展現出靈動而活潑的生命力與開闊的空間感,聽之令人心曠神怡!
MDG使用獨家2+2+2多聲道錄音技術,以SACD推出,一如既往地在三維空間中實現了良好的平衡,讓聲音藝術的表現更具豐富性,為您在家中即可帶來真實的聆聽樂趣。
這張專輯既很好的讓大眾了解到這位被埋沒的作曲家,亦能將其被遺忘的佳作再度展現,深具特殊意義。
MDG所有錄音均追求自然的樂器:自然的樂器、人聲音色;自然的空間聲響;自然的寬廣度再現;樂器間自然的平衡感;樂器的自然動態;演奏錄音的自然流動感等六項以“自然”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準則,力求展現出最真實、貼近現場的樂器質感。
考慮到重播的空間會決定重播的品質,MDG還提出了空間的三要素:擺位、三度空間與現實狀況的概念。從根源上就有別于市面上過度編輯的古典音樂錄音,而這也正是音樂迷與音響迷一直追求的自然錄音效果。
MDG創辦歷史雖不如DG、Teldec等名廠悠久,但它卻沒有傳統的歷史束縛,而是開創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番風格;1978年成立至今,MDG的眾多錄音作品均屢獲國際級的獎項肯定,更得到全球各地的音樂迷與音響迷的熱愛,是一家被贊譽為演錄俱佳的古典發燒廠牌。
【原裝進口】
MDG SCENE古典新秀系列
馬蒂亞斯·福雷姆尼指揮
《阿米爾卡雷·蓬基耶利協奏曲作品》
德版SACD
掃碼珍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