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啟動儀式。單位供圖
7月11日,瀏陽市大瑤鎮楊花書院憲法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文化融合活動吸引了眾多村民:湖南省優秀“法律明白人”代表劉良洪一邊漫步廣場,一邊生動講解憲法發展歷程,帶領大家重溫法治故事;與此同時,法治主題花鼓戲《新打銅鑼》歡快上演,將法律知識融入鄉音鄉韻。這場法治宣講與非遺戲曲的巧妙“相遇”,正式拉開了瀏陽市“黨建領航·法潤瀏陽鄉村行”暨大學生“送法下鄉”系列活動的序幕。
活動現場,瀏陽市司法局推出了兩支“法治先鋒隊”,分別是78名資深律師、法律工作者組成的公益法律服務團與30余名返鄉大學生組建的普法志愿隊伍,明確每月第一個周五為“普法宣傳日”,“法治先鋒隊”將全面開展企業“法治體檢”“送法下鄉”等活動,為群眾提供清單式、訂餐式的法律服務。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法律咨詢臺,4名公益法律服務團金牌律師化身“法律翻譯官”,用帶著泥土味的鄉音俚語,將晦澀法條轉化成“家長里短”的實用指南,1000余本“八五”普法宣傳手冊很快被領取一空。法律知識有獎問答環節吸引了不少群眾踴躍參與,不少群眾點贊:“這樣的普法,我們聽得懂、用得上。”
活動現場同步啟動“精品法治課程評選”活動,全市超過63家單位參與評選,著力打造一批群眾喜愛的普法金課,推動普法工作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型升級。
普法活動。單位供圖
近年來,瀏陽市堅持“法治為基、利民為本”的工作理念,持續開展“守法普法大提升”活動,通過整合“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單位、本土媒體平臺、高校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大普法格局,推動法治瀏陽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如普法花鼓戲《新打銅鑼》和菊花石雕作品《法韻菊華》,連續兩屆獲評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治文化作品創作征集大賽一等獎。
下階段,瀏陽市將以“八五”普法收官為新起點,充分發揮公益法律服務團、大學生普法志愿隊、法治體檢專家團作用,深化“訂單式”精準普法機制,拓展“微課堂”“情景劇”等普法載體,著力打造并推廣精品普法課程,切實提升普法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法治瀏陽建設提質增效注入新動能。(張子龍、江源、羅文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