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36集大結局了,壞人該抓的都抓住了,觀眾拍手稱贊。可是總感覺少了點什么,仔細梳理發現,是導演自己挖的坑沒有填上呀?
這些導演親自挖的坑,是邏輯漏洞還是故意留白呢?
一、萬海之死:監獄內鬼逍遙法外,專案組在干嘛?
萬海作為全劇核心冤案當事人,鄭雅萍每次審問他到關鍵時刻要挖出背后真正的壞人時,他都會抬頭看下攝像頭,然后開始胡扯。
這等于是多次暗示監獄有內鬼,他不敢說,一說就會有生命危險。但直到他被藥物調包害死,內鬼王華山依然未被揪出,最終潛逃海外。導演也沒給攝像頭一個說法。
觀眾憤怒點:
1、專案組全程被監聽,卻毫無警覺;
2、萬海死后,內鬼線直接消失,無后續追查;
3、鄭雅萍發現監控異常后,劇情再無交代。
導演挖坑不填:監獄腐敗本可深挖,卻淪為“為悲劇而悲劇”的工具。
二、張文菁&鄭雅萍:感動了個寂寞?
張文菁作為關鍵證人,前期義正言辭慷慨激昂,貢獻了很多高光時刻。被威脅作偽證,后期與鄭雅萍聯手翻供,兩人有一段高光對峙戲。但之后呢?
張文菁:突然消失,結局僅以字幕交代“重返職場”
張文菁前期貢獻了那么多的高光時刻,“萬海案”結束后,不配再給重返職場的她一個交代嗎?這么優秀的律師,不管做什么都應該閃閃發光的呀。
鄭雅萍:發現監控異常后無下文,最終淪為背景板
鄭雅萍作為一名檢察官,她邏輯思維嚴密、敢于揭發一切黑暗,不管是張文婧還是萬海在監獄里看攝像頭,她都關注到了。
通過攝像頭查到監獄里的內鬼,為什么不給她一個高光時刻。在整個案件中,鄭雅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難道不應該給她獎勵嗎?
觀眾憤怒點:兩位優秀職場女性的作用就是給洪亮鋪路?她們不配有一個好結局嗎?這種對女性角色的工具化處理,讓觀眾感到心寒。
攝像頭也很累的嗎?你總是給人家拍特寫卻不讓發揮作用,是看攝像頭不會說話調戲人家呢?
三、喬振興&周梅:悲情英雄的潦草收場
喬振興作為最早追查131案的檢察官,死后僅被追授榮譽,但:
無社會澄清:未展示平反儀式或媒體報道;
家屬無交代:妻子周梅和女兒然然結局模糊,僅有一個沙發靜坐鏡頭。
觀眾心碎:喬振興用命換來的正義,不但連個像樣的葬禮都不配。他的妻子工作恢復了嗎?學校給他女兒道歉了嗎?他女兒上學還受欺負嗎?導演一個都不給交代。
這種對英雄家屬的忽視,不僅讓觀眾心碎,更讓人質疑:誰還會愿意為正義發聲?
四、洪亮負面輿情:解決了個寂寞?
洪亮在洪家村被陳勝龍派的人闖入故意惡意剪輯發到網上,讓老百姓故意對檢察官的誤解。引發輿論危機。
劇中無具體解決過程就讓洪亮回到了專案組,輕描淡寫一句解決得很快。
不知導演拍這段的用意是什么?
1、如果因為這事讓洪亮發現了小舅子江遠才是案件幕后黑手也可以,并沒有。
2、陳勝龍就是想讓洪亮名譽掃地,阻止他查案,然而,并不是。
如果說當時案子到了關鍵點讓洪亮先歸隊,案件塵埃落定后,官方應該發個聲明還洪亮一個清白呀,并沒有。
這就是讓觀眾憤怒的點,到了大結局,導演也沒讓觀眾看到那幫人故意讓洪亮憤怒的原因在哪?這種重要的沖突點被草草帶過,實在令人憤怒。
五、孫飛:從“死罪難逃”到無期,審訊戲變兒戲?
孫飛逃亡前特意喝湯,碰到洪亮兩人聊天,他讓洪亮去后廚。鏡頭直轉就是審訊了。
觀眾不理解的點:
1、孫飛逃亡前為什么非要喝胡辣湯,要么在餐廳聊天要么審訊時應該說一下呀。不說這個鏡頭不就多余了嗎?
2、后廚是否有逃生通道?湯館老板是否知情?要不為什么要讓洪亮去后廚呢?
3、抓捕過程為什么不呈現,像姜紅軍那樣呈現多刺激,觀眾想看壞人被抓后掙扎無望的表情呀。
觀眾憤怒的點:洪亮放狠話“讓你死得心服口服”,結果孫飛濫用手中的職權做了那么多壞事也說怎么交代的,最后僅判無期,且審訊過程依賴反派內訌(姜紅軍招供),而非偵查突破。
這種處理方式,讓觀眾感到被敷衍。
六、專案組“殺回馬槍”:破案靠反派送人頭?
第二次調查萬海案時,專案組取證草率,關鍵證據靠陳勝龍“突然自爆”錄音。
觀眾不解的點:專案組就這水平,找證據全靠反派自曝。如果禹天成、陳勝龍不起內訌,是不是這個案件就破不了了?那前期浩浩蕩蕩、聲勢浩大的弄個專案組來干嘛呢?
觀眾憤怒的點:觀眾更期待看到專案組抽絲剝繭、層層推理的過程,而非反派自曝的戲劇性轉折。
《以法之名》這些導演未填上的坑,暴露了國產劇三大頑疾:
支線失控:配角淪為工具人,主線推進依賴巧合;
邏輯犧牲:為制造沖突強行降智反派;
虎頭蛇尾:高概念開局,潦草收場。
這不是留白,是挖坑不填!如果導演想展現“司法改革的艱難”,至少該給觀眾一個完整的敘事,而非破碎的意難平。建議導演多多復盤,把未填上的坑填上,讓觀眾看到一個更加圓滿的故事。
#以法之名爛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