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詩歌|讀睡詩社
妄想
文/葉小松
從一百樓往下看,人就是
大一些的螞蟻。距離產生美
心里的想法已不復從前。
我登上了一百樓,靈魂蹭的一下
飛了起來。我當然知道
肉體重了些,靈魂就會輕一些。
往下,再也數不出十八代
我的十八代從此斷了
只能認人唯親……
時光不老
文/房甲青
那年,櫻花樹葉懸在繁盛的九月枝頭
如塵世滾滾
我不知,那些之前的
和之后的翠綠
有著怎樣的炫色靈魂
那時,有人披滿沂河的青色
誦讀連貫和不連貫的晨昏
也曾拆解月光
編織水塔前林蔭甬道的幽深
甚至,連沉默都無法停頓
如今,那些失語
正穿過三十年的月夜
奔赴而來。在夏至
最后一縷熱潮里
靜止成透明的張望
任思念吞下雷聲沉悶的午后
卻依然清晰記得
牡丹園阡陌的黃昏
你與我,終究成為
被時光反復謄寫的草稿
雖墨跡未干,卻早已模糊了
彼此的年輪
我再也聽不到你健碩的語法
如同聽不到
蟬在寂靜的田野
最后一次蛻殼的聲訊
追尋我生命的那份純真
文/章玉林
我仍習慣叫你們徐干事、吳干事、丁干事
像叫一疊剛領回的空白表格
那些橫平豎直的格子
突然在那本電話簿里長出金穗
群聊記錄不斷翻頁
像當年辦公室的日光燈管
明明滅滅
某個深夜
"收到"二字突然褪成
藍墨水的手寫體
我摸了摸胸前
這枚舊鋼筆
筆尖還保持著
把"報告"寫成"同志"的姿勢
文/劉樹仁
最早的井很笨,村人用笨辦法打的
不規范,但水很清
一口井容得下全村人攪和
井沿磨亮,井水磨不渾
大桶小桶、木桶鐵桶
它都不嫌,都給予滿足
有人說,笨辦法純,笨辦法真
用笨辦法做出來的活兒實在,耐用
后來,井水渾了
爺爺說,泛了渾的井肯定會枯
再后來,就有了爺爺的
背井離鄉
晨練遇雨
文/米書
遲了,遲了——
酣睡過了界限,
偏偏撞見你淋漓的饋贈。
濕漉漉的歸途,
竟長出意外的悟性。
天意潑灑,
行路人方向各異;
南北西東,霎時停頓——
相向凝望的瞬息。
心田浸潤著,
雨絲如針腳般細密;
串起粒粒相思,
終在枝頭結成懸垂的葫蘆。
我的影子
文/寒山獨見(湖南)
委屈時,蹲下來與他低語
喜事里,并肩晃著星光
影子——中年人不說話的知己
晌午
文/崔偉群
晌午后的樹林下
三個小朋友嘰嘰喳喳
額頭上的汗連成線
手里攥著個黏蟬木桿
這一幕,讓你沿著時光隧道
回到自己的童年驛站
赤腳、赤膊,臉如黑餅
吱吱聲就是你的沖鋒地
長長的小竹棍是你的槍
塑料袋里十幾只知了
是你的戰利品
你將它們扔進火里烤
待到灰燼里有股香味
扒拉出來,將燒焦的部分
掰扯后,嘶啦嘶啦吃
那是你人生最初的燒烤
手指是黑的,嘴唇是
黑的,全身都是黑的
你躍進小河里洗了洗
洗不盡小黑皮的綽號
文/沈默
是時間嫉妒的眼淚
上蒼激昂時演說
飛濺起的吐沫星
一如坐在紅杉樹旁的烏鴉
用一團黑填補光的短處
水從光的縫隙漏下來
帶著更小的烏云
穿過半山腰
一頭扎進河里
只有對面的玉米
記住了它們的樣子
這是用Ai,也
生成不了的雨水
寂寞的回響
文/凡富堂
天如此的藍
一攤開
寂寥的空曠
就已高高在上
一朵云
寂寞的回響
挾裹著些許的滄桑
讓歲月柔軟
讓所有的回望
都燃燒著
透明的憂傷
如果逆流的時光
能回到從前
蒼蒼蒹葭
開始吐露芬芳
搖曳的愛情
在低垂的風里
野蠻地生長
所有美好的期望
都是甘甜醇厚的佳釀
一滴是酒
誘惑了遺忘
一滴是淚
溫暖著詩行
一只蜻蜓飛進小區
文/章玉林
七月滾燙,
小區在熱浪里沉浮,
連風都黏稠。
忽然 一只黑蜻蜓奔入——
黃腰如束帶,
翅尖劃開凝滯的傍晚。
它先筆直地刺破悶熱,
再盤旋 畫無形的圓,
最后擦著地皮低飛……
草葉低頭 水泥地滲出細密的汗,
而它停駐的剎那,
整個夏天 ,
在它復眼里 ,
輕輕,
晃了一下。
根(外一首)
文/張占云
近幾年
流行建微信群
侄兒也建了個群
把散落各地的親人
都拉進群里
并起個很樸素的名字
“東塘張家人”
東塘
是寧夏東北角
一個小村莊
一個人的山頭
其實
還有一只
翹著尾巴的小花貓
它聽他讀詩
他陪它
玩游戲
黃昏時
點上一支煙
和小貓一起
看著天空飛過的鳥群
想一想
遠方
踩水坑的孩子
文/蘭亭(北京)
啪啪啪,要從小水坑中踩出蛟龍來
舉身一跳,水坑里有井,有深淵
有鯨魚,有驚喜。用竹籃提起來
滿竹籃的笑哈哈
七月的風
文/劉樹仁
人們走進七月,像走進了蒸籠
就是走進樹蔭下
刮來的風也是熱的
有人閉門不出
讓空調的電量放大
意把七月的風頂回去
讓空調把他領進爽涼的世界
在父親看來
這樣的人太不節儉,浪費了電費
父親說他的辦法簡單
他在干活的地里,隨便舀瓢涼水
就能把熱風潑回去
我贊成父親的土辦法
只是不敢走進父親的大田
只能在自己詩林里再栽下一棵樹
讓嘩嘩作響的葉子
過濾掉七月風帶來的那部分熱
給希望
文/黃慶綢(浙江)
身處荊棘煙雨中,
難求手中添實惠,
未見有形的報償,
我卻始終懷著希望。
是它 讓平淡日子泛起熱浪
讓沉寂時光生出光芒
希望比獲得更愛
如歲月航船頭那粒芝麻
散發出幽微而神秘的香
從嘆息深處采擷玉生煙
將心中話語托付風帆與旗幟飛揚
感謝你 希望——
跌倒時扶我前行的力量
攀登時助我一臂之強
是你 使我血脈中金斑璀璨,
從頭到腳 煥發榮光
鑄就人生輝煌
七月流火
文/黃慶綢(浙江)
一枚樹葉走進七月干澀
尋找碎化樹蔭和云朵
而古道風塵 堵不住
七月流火
足蒸背燎 署熱烹人
轉不動的風車曬裂成
十八塊碎片
發焦草地長不出乳牙
群山之外苦讀干旱隱痛
但焦頭爛額是另一種景致
烈焰花紋錄下
赴湯蹈火者的頑強身影
在一個火頭接一個火頭里
煉青筋錚骨
燃燒出自己的紅
燃亮的心燈
文/黃慶綢(浙江)
此岸奔忙 彼岸奔跑
風兒匆匆掠過汗毛
縱使世界令人疲憊不堪,
燃點思想奔膳入血
瘦身塵世。紛擾無盡
不為柴米油鹽而心焦
披一身影子前行
站成歲月的高度
朝霞牽掛 天涯遙念
燃一盞心燈照耀
映出生命的春華秋韶
在人間沉沉入夢時
重數人生靜好
澄清萬象 照亮心潮
這一盞燈 永不熄滅
我來找你
文/白蔭
穿越幾千年的歷史
孔子 我該怎樣的找你
是在竹簡上
看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成語
還是線裝書里
叫醒一個剛睡下的你
是去魯國
看一個大司寇的業績
還是去最早的家里
聽琴聲 拿起你穿過的布衣
或者在曲阜
點一個火折子
把一個仁字寫在墻壁
想象一下
風雨中一輛馬車
走著怎樣的高低
周游列國
有過怎樣的顛沛流離
誰能說你一事無成
直到現在我們還在讀著
你的論語
你生前落魄
死后卻有著如此的榮譽
偶像
文/寒山獨見(湖南)
幼時,父母那肩膀
撐起一片無雨之天——
是我仰頭的高山
入學,講臺前那身影
把問號解成星子——
是掌心的日光
職場里,奔跑時背影
在業績單上開花——
是同行的疾風
成家后,旁人的屋檐
總亮著羨慕的燈——
是窗外的明月
直到中年才懂:日子最該崇拜的
是笑著喘氣的自己
荷花如夢
文/凡富堂
在七月的酷熱中
過于高潔
就近乎軟弱
一朵荷花
無力拯救塵世
就拯救自己
保持美麗
也保持鋒芒
借一絲風
把人間打掃干凈
越純粹
就越要隨遇而安
萬物的和聲
總是低于草木
如同蛙鳴
紛亂的日子
也有破綻
生活里沒有公平
誰盛開
夏天就屬于誰
有些日子是多余的
但歲月沒有邊界
誰懷抱執念
誰就能砥礪前行
父親的白發
文/陸勤元(安徽)
您的頭發全白了
那年,父親坐在輪椅上
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
隱隱聽見雪崩
每一粒雪都凝成銀針
扎進我年輕的血管
而今,鏡中飄落的雪絮
仍在堆疊同一場寒冬
每一根垂落的銀絲
都在丈量歲月的裂痕——
一道雪印,便是
一記遲到的鞭刑
當晨霜漫過鬢角時
我終于讀懂
那場雪崩的源頭
原是春風未能抵達的雪山
走進記憶的海(組詩)
文/王保金
1.
火把熄滅后。月亮從黑云里悄無
聲息鉆了出來
淺草山坡上,石頭或坐或臥
身手敏捷獵人,牽著一只黑犬走向
三顆流星墜落的白樺林
突然驚飛的鴉群,用混亂鳴叫
把夜空撐開
我像一株桔梗花沒有暴露,隱在
樹的黑色暗影里
從天空紛紛掉落的羽毛
被風旋轉著
不知道會不會送給對面閃著粼光
的湖面
2.
巍巍九龍山
靜靜聳立在鄂西北大地上
從東西南北飛來各類鳥群
棲居在這里,無人知道它們名字
無人破譯溝谷射進來的光柱里
微粒舞蹈起源的核心動因
是時候回到記憶的響水潭,聆聽
熟悉的潺潺聲
是時候挽起褲管把腳伸進那一泓
澗碧中,讓腳追尋
小魚的親吻,摩挲
3.
黑色夜,引閃電
把一棵樹照亮
把樹前玻璃窗后伏在案上
的影子喚醒
轟隆隆的雷聲
從遙遠的天際傳來
門未開,我就站在她家院墻外
拿著多年寄出又退回的信
雨打芭蕉葉的聲音很大,蓋過
我喊的名字
4.
太陽高懸,陽光像火焰一樣灼熱
村中大樹下,納涼人們搖著蒲扇
雞們躲在芭蕉樹下,懶得去食一根
從掉光了牙老奶奶手里
扔下的玉米棒
貨郎的吆喝聲正被
一群吵著要糖吃的孩子
趕上一一
挑大糞戴著破草帽的
又是那個張二狗
納涼的人們急忙捂住口鼻一一
汗水在他背部舊衣服上結下鹽晶
智障在他眼臉上刻下記號一一
沒人同情,只有嘲笑挖苦聲
被一幢破房子玻璃窗反射
的光束撞碎
一一走在他身后的
是他的跛腳犬
它朝沉浸在喜悅的人們汪汪兩聲
以泄憤恨
再憶白求恩
——寫在慶祝抗戰勝利80周年前夕
文/劉樹仁
一個加拿大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他和千千萬萬中國人一道,走上戰場
不帶槍的他,帶來了一把技藝高超的手術刀
一把刀,把戰壕里的斷臂接上
把失明的眼睛復明
把流血的傷口堵上
一個個戰士死而復生
一條條生命長出了不畏倭寇的血脈
他那孱弱的身軀也在中國大地上
長出了一座功碑
長出了從領袖到每位子民的無限敬仰
80年了,東亞病夫長成了巨人
80年了,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
長出了一株異姓的樹,一株白姓的樹
80年了,長得蒼茂,長得旺盛
長得蒼茂,長得旺盛,長得郁郁蔥蔥
假龍頭花辭
文/凡富堂
假龍頭花
總是昂著頭
開著細碎的花
只要命不假
就要挺直脊梁
從來不做虧心事
就拒絕彎曲
一輩子
都成不了龍頭
但一輩子
都要開出純潔的花
假龍頭花
還有一個名字
叫隨意草
它的花
只能接受人們
隨意的安排
接受命運的擺布
過自己的生活
只要懷著真誠和坦蕩
就會把過去塵封
開出幸福浪漫的花
草契
文/陸勤元(安徽)
我不知道為什么
他們被稱作巴埂草
只記得煤球點亮茅屋之前
這片綠潮便包圍著犁鏵的鋒刃
在曬場與灶膛之間流轉
是農諺鎖不住的韻律
他們的根系,比詩經更古老
比界碑的刻痕更深
當稻浪翻滾時,他們固執地
用不合時宜的翠綠
在土地契約的空白處
簽下倔強的歪斜的姓名
姐姐的鋤頭磨得锃亮
彎下的腰,像一座移動的山坡
鋤刃與莖葉的對話
應和著老黑牛反芻的黃昏
雨歇
文/崔偉群
午后雨歇,樹林靜寂
但雨并沒有走遠
天空仍穿著件黑袍
雨淋濕蟬的琴弦
此刻,蟬如樹瘤別在枝椏上
警惕黃雀的尖嘴
雷鳴在云層里嗡聲嗡氣
雨沙啦沙啦地扯著
傍晚,云收雨斂
夕陽掛在西天邊
仿佛明亮的笑容,仿佛是火種
點燃林子里蟬和布谷的沸騰
祖國
文/米書
聆聽《東方紅》幸福伴童年。
蒼穹唱響東方紅,寰宇側耳聽。
我在您春風的襁褓里,拔節生長。
您把安寧,紡成晨露晶瑩,
將繁榮譜作星河不夜城,
讓夢境綻放在云端天堂。
紅墻斑駁處,誓言沁磚瓦,
老花鏡后,霜花映夕陽。
北斗引航程,天宮書華章。
青絲化雪原,雪原孕春雷,
一泓心泉潤山河,萬里畫卷開。
盛世中華正年少,旭日東方永朝陽!
聲聲慢
文/寒山獨見(湖南)
學說話時,他們把每個字都揉軟了
說,慢慢講
剛站穩腳,掌心溫度裹著我們的蹣跚
說,慢慢來
飯在桌上冒熱氣時,筷子要慢慢動啊
他們看著你,像看一粒米慢慢熟
推開門框瞬間,風灌進來之前
那句慢慢走,總比腳步先出門
這些帶著“慢”字碎片是父母的方言
我們聽了十幾年,幾十年像空氣,彌漫在日子里
有時覺得多余
而我們的“慢”總卡在喉嚨
長大后電話里,總說“知道了”“掛了啊”
那些想讓他們“慢慢歇著”“慢慢變老”的話輕得像嘆息
他們等了又等,像等一個遲來的春天
耳語
文/慈云
夕陽告別山坳的
一刻
隱約 是我們
最后的耳語
山谷
放下河流
河水
就流到大海了
如陶
文/慈云
江聲日夜
江畔的你 數看流云
時間如矢 而你如陶
在窯火中 慢慢成形
又 慢慢成為靜物
慢慢 長出裂紋
癡纏的牽牛花(詩五首)
文/煒楓
晨光里擰干露水
水蛇腰身纏住風的獨白
喇叭口噙滿未寄的信
向銀河 傾倒紫色的詰問
攀援是靜默的叛逃
借一桿竹籬的骨骼 縫補斷橋的影子
細藤蔓纏繞 系起晨昏
在落日余暉里擰緊發條
盛開的紫
不談論永恒 只把吶喊種進七月
光年之外 誰囚禁羽衣
吹裂天河的判決書
為所有攀援的眺望索要答案
暮色卷曲葉片的剎那
她朝穹蒼吹盡自己 一朵問句
凋萎成漩渦
細藤勒進石縫
痛 是流星墜落的燙印
夜洇開時
將凋零卷成號角
一粒種在腐土中 舉起新的脊椎……
荷花
火焰蜷進淤泥的靜默里
收攏成瓷的胎記
整座池塘屏住氣息
攤開空無的掌心 接住
整個夏季的雨
蜻蜓懸停的蓓蕾
風 測量花瓣與倒影的距離
一片薄光切開水的心扉
剎那顫栗 泄露月光的淤痕
褪色的蟬鳴被折進蓮蓬
低垂的抽屜
一粒硬化的白 是時間未寄出的舍利
而水底暗流涌動
推搡著銀色的鎖鏈叮當作響
此刻 月光太薄
蓋不住池面浮動的銀屑
唯有根 在黑暗中練習橫渡
以骨骼的筆鋒
刻寫不彎曲的執念
當所有蛙鳴沉入濁浪
你以靜默站成一句
不租借給風 也不典當給淤泥
晨跑
路燈熄滅
光的碎片沉入路面
足印拓著未干的夜
每一步 剜去一塊雀斑
霧裹住呼吸
脊椎彎成待發的弓
射穿 晨與昏的界線
綠蔭閃過 白線在腳下延長
像大地裂開的唇
足尖犁開土壤的緘默
翻出蟄伏的綠意
奔跑 是把自己攤平
肌腱削薄影子 骨骼透出光
看 地平線吐出熔化的銅
我把自己種進光的裂縫
長成破曉時 一株青銅色的樹……
小暑
針腳在布上走成田壟
父親縫補著曬裂的天空
郵書蜷在灶臺邊 燙手的字
被蟬聲拆封
一粒粒光 嗆進米缸的裂縫
他拆線 把汗衫的破洞
拓成地圖
村頭游動著半條旱死的河
母親將線頭捻作星子
夜夜垂釣唐瓷碗里浮起的 半勺涼月
多年后 我拆開那封未寄的信
空白處 一株稗子
正從折痕里挺直脊梁……
碗在桌上躺著
盛滿夜風
陶土里沉著一整條河
指紋是漩渦的遺骸
孩子數鐵軌 鐵軌數盡
大雁的鳴叫釘進地圖
經線是繃直 掉著水桶的井繩
緯線是斷弦
你打撈井底的月亮
撈起半片碎銀
水紋里游著失聲的魚群
吞噬星光的泥土
陶匠揉捏虛空 指縫漏下
沙粒長成石英的圖案
風穿過發梢 吹奏
碗沿震顫的唇齒 盛滿
盛滿就是最初的饑餓
榆樹在暮色里彎成問號
孩子把作業本折成紙船
載走未命名的站臺
空 是泥胚在等
第一捧火焰鍛打的重量……
如果在打開工分本,你還能感受到什么?
文/劉樹仁
如果再打開工分本,你還能感受到什么?
讓我說,我還能聽到一天三出勤的鐘聲
那鐘聲從不斷弦,無論雨天或雪天
就是耳聾社員,也能聽到咚咚的敲鐘聲
如果再打開工分本,你還能看到什么?
讓我說,我一眼還能看到一個生產隊藏在里面
看到一口大鐘懸在古樹的樹杈上
隊長敲鐘、派活
如果再打開工分本,你還能看清每天晚上落在本上的工分嗎?
讓我說,那三分錢才能買一個滿勤的數字
就是把它打上肥皂,也不會在我記憶中洗掉
因為工分工分,社員的命根
如果再打開工分本,你還視它為命嗎?
讓我說,我還是把它視為至寶好好珍藏
因為前半生,是靠它養活了這條命的
是人就不應該忘本,因為之前有它墊底,今天才吃上肉的
失誤的眼簾(外一首)
文/張占云
因為信佛
便把撿垃圾
攢了幾年的錢
買了兩袋米
大老遠的
背過來
供在佛前
沒想到
被寺里的和尚
嫌棄了
在佛
悲憫的目光下
皺著眉
把它扔到外面
就像扔
老頭那把枯瘦的
骨頭
正在調查
捂不住了
就用一把鎖
鎖住
也不知
是調查
鎖在里面的真相
還是
沒鎖進去的鑰匙
人性
文/王保金
大水漫上來
泅渡的犬
飄浮的瓜果,沖毀的房子
拽著樹枝驚恐的女人
洶涌叫囂著洶涌
現場拍視頻的人
看視頻的人
不急也不慌
什么地方,主播
鏡頭再拉近點
我已為你點了關注
青銅刻度
文/絡溟風
青銅眼瞼始終醒著
鑿痕在橋面刻錄八十八圈年輪
月光析出鹽粒
每粒咸澀都朝相同的方向結晶
群星垂首的剎那
荒草繃直脊梁
將生銹的月光
拉成滿弓
凍土深處
根脈舉起春雷
一莖草刺破長夜
把青銅號角
撞進黎明
在路上
文/涂之時
摩托車馱著兩柱香
一柱是我
一柱是我兒子
我們冒煙
卻不會成仙
限速牌像被罰站的稻草人
而風在超速
把楊樹吹成倒流的綠色瀑布
某個村口蹲著兩只土狗
爭論我們是不是
會拐彎的骨頭
后視鏡里
整個春天在追尾
后座坐著
正在長大的童年
風吹日曬
自由自在
我們喜歡在路上
被太陽疼愛
第一次包餃子
文/涂之時
密密麻麻的雨
把你囚禁在家里
你放下手機
為自己準備晚餐
母親買的餃子皮
柔軟,帶著
不肯妥協的筋道
父親剁的餡里
細膩,藏著
他磨鈍的刀鋒
你試圖包攏的
是整個暑假的雨
還是父母的包辦
蒸鍋開始審判
那些沉底的失敗者
浮起來的勝利者
都帶著燙傷的驕傲
十三歲的野心
總是包不住
也許破皮的餃子
才是成熟的形狀
當廚房變成實驗室
每個歪斜的褶邊
都是方程式
另一種解法
雨還在下
而廚房里的光
比所有的真理都亮
背與鐮
文/張帆
背一弓
就成了一把鐮
鐮一彎
就成了一張背
農田對背和鐮
很感恩
每次麥子和稻子成熟的時候
都是低首而拜
莊稼對背和鐮
很感激
總是以圓潤飽滿的籽實
來呈現出他們曾流下的汗珠
累了,倦了
背在床上彎成了鐮
而鐮,彎成了一輪月
高高地掛在天空照護著農田
父親
文/張帆
春天的那三畝薄田,就是父親的命
翻過來、耕過去
不是播麥,就是種稻
也沒有什么好的收成
到了夏天
他就是農田里的一株莊稼
并且最瘦最矮
風一吹,高不過一棵草
秋天的父親
是一只螞蟻
馱著比生活還沉的穗粒
把歲月爬成了坎坷的阡陌小徑
冬天的鐮刀
就是父親,沒莊稼收割了
掛在墻上,一天天生銹
失去了當初倔強的鋒芒
棉桃
文/張帆
鼓鼓脹脹的
好像想開口說話
圓圓鼓鼓的
好像有一肚子話要說
要說
你就說吧
這季節
是到了你該替農人說話的時候了
這季節
除了你沒人知道農人的辛苦
要說
你就說吧
農人,最知足
你一結桃
他們硬咽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們把你當兒女看待
兒女也好
青桃也罷
對于他們來說
都是希望和期待……
土地
文/張帆
父親名泥
母親叫土
所以土地的名字
有草的偏旁
有花的撒捺
土地有很多兄弟姐妹
犁,耙,鍬
刀,鐮,鋤
這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
在田野的勞動中
土地有很多兒女
稻,麥,棉
薯,瓜,豆
這是長子長女,還有小一點的
不會說話,搖曳在清風中
土地
很老
跟我的祖先一樣老
老得他們的墳上
長滿了荒草
土地
很年輕
像我們的兒孫
在歲月的守望中
正在茁壯成長
孤獨的修辭(組詩)
文/李洪
1.敲門聲沒有響起
第三個蘋果有些酸澀。重又拿起
畫著小蓬草的方格紙,不知道
兩個透風的洞是何喻意
米色浴巾掉落的時候
水晶燈熄滅了
月光沒有趁虛而入
我是該坐回藍色瓷瓶左邊
讓半開的向日葵
作為一種警示
懸在頭頂
遺像移動三寸,又回到
原來的位置
腳步聲似乎就停在門外
等了許久
敲門聲沒有響起
2.無雨之夜
窗敞開著,丁卯年的梔子花只剩下骨架
錐形石立在拱形門外,擋住歸路
醒著的燈,從谷雨延燒到霜降
照亮頹靡的番茄和灰椋鳥一路夜行
袈裟懸在斷支架上,無風而動
菩提樹下堆滿貓抓破的謊言
無人膜拜,無人觸及檀木神座
坐在黑暗深處的影子扔掉經卷
血腥紛紛揚揚,寒光閃處
骨骼碎裂聲經久不息
3.凌晨五點半
坐在黑暗里,舊沙發上的破洞
釋放出落櫻一樣的氣息
塑膠花就站在無法眺望的窗邊
我知道,紫的不是薰衣草
炫黃的也不是棣棠花
我仍然愿意,在花間
放養一只藍鳳蝶
摸到第五根肋骨的時候
藍花瓷瓶上的烏桕樹又發出細響
向左,再向左
更加抵近流淌著舊歷年風聲的山水
繼續喝酒,繼續將一些獨白摔碎
繼續沿命運線的走向觸摸,凌亂中
尋找丟失的燭火
4.無題
多說了一句話,回頭
已找不到粘在鏡面的黑發
下在窗外的,還是丁卯年的一場太陽雨
有人在杏花樹下談論即將過門的新娘
有人在找尋夜里丟失的波斯貓
有人把褪色的季風重新掛在銹鐵釘上
凌晨兩點半,座鐘沒有按時響起
一條壁虎的斷尾,一道撕裂的縫
正在無聲無息地抵近結局
5.天橋
金屬欄桿向左延伸,擋住視線
我不能看見香樟樹上
大聲呼叫的鳥兒
舊吉他站在輕軌站入口
無人觸碰喑啞外露的斷弦
背包一個接一個經過
我無法將剩余的月光
遞到每個人手上
不必轉身,看立在天橋盡頭的背影
反射藍紫虹光的玻璃夾層
擠入一道不諳世事的疤痕
6.安靜
窗外無人。月光鉆入泛黃的舊信紙
一點點剜出梔子花般的幽香
戊辰年的雨游離在丁香樹下
直到魚尾紋爬過眼角
沒有人提及陷在憂傷里的花紫傘
站到藍花瓷瓶左邊
目睹斷尾的壁虎返問驚蟄
打翻陳釀的煙火
轉身,看不清誰舉著熄滅的燭臺
在越發模糊的背景里找尋
7.沒有月亮的夜晚
丟失了影子,我就坐在黑暗深處
想遠方一盞靠窗的燈火,以及一只
從樓梯口俯沖下來的貓
敲門聲沒有響起
匍匐在左邊角落的
也許是火把熄滅后尾隨而來的壁虎
繼續喝酒,繼續像某個哮喘病人一樣
咳嗽,繼續在遠離門口的舊沙發上
摸索
8.一片秋天的葉子
死刑。風和鳥兒大聲抱不平
動脈切斷,劇痛從頸部
傳導至全身
掙扎成為死亡的助推劑
申訴期已過,再大的聲音
也無法穿透假裝聽不見的耳朵
卑微碎成顆粒,填塞不住
蟲子啃出的孔洞
當萎黃掩住枯骨
三樓窗口溢出的杯盞聲
壓斷最后一束光
9.唐卡
站在寺院門口的,是半夜驚醒的紅衣喇嘛
他舉著轉經筒,正在朝月亮落下的山脊張望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等來皈依的牦牛
祈禱的鐘聲隨風飄得很遠
回頭就能看見,坐在屋檐下誦經的母親
以及奔跑著青稞影子的原田
是的,我也只是蓮花生大師
按入唐卡卷軸的一枚菩提
10.一個人的孤獨
一個人坐在鏡前,反復演繹
兩個人相視無語
蜘蛛爬過安靜的墻縫
沒有原路返回
舊畫上的山水裸露著黃斑
影子舉著的炫白旗子
壓向北望的窗,遮斷歸路
時辰已過
堆滿空藥盒的餐桌后
咳嗽隱隱約約
轉身問詢,無人回應
關注讀睡,閱讀更多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讀睡詩社自成立起,發起了一項重要活動:每年為詩友免費出版合著詩集,這項活動得到詩友們的大力支持和關注。現已出品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原創詩歌 | 讀睡詩社
點亮在看,為詩人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