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佐夫號突然停工,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俄海軍干脆不打算要了?
俄羅斯國內消息稱,俄海軍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維修和改造工作已經暫停,俄軍方和聯合造船集團將在近期對這艘船的最終命運作出決斷。
航母的坎坷命運
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自1991年服役以來就一直命運多舛。這艘承載著俄羅斯海軍往昔輝煌的航母,從一開始就飽受動力系統問題的困擾。蘇聯解體后,航母建造技術體系分崩離析,相關技術人才大量流失,俄羅斯在航母維修與升級的關鍵技術上存在諸多短板。
2017年,“庫茲涅佐夫”號進入現代化改造階段,本想著改頭換面再展雄風,結果改造之路充滿了坎坷。原計劃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維修升級并重返俄海軍作戰序列,然而這一修就是8年,至今仍未完成全部工作。
維修困境與事故頻發
維修期間,“庫茲涅佐夫”號遭遇了一系列重大事故。2018年10月30日,俄羅斯最大的浮動船塢PD-50因停電導致浮箱超載而沉沒,當時該浮動船塢上搭載著“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浮動船塢的沉沒使得航母落入水中,其間還被掉下的塔吊砸中,給艦體造成了損傷。這就好比你裝修房子,結果施工的時候把承重墻給砸壞了,后續麻煩可想而知。
2019年12月,“庫茲涅佐夫”號又發生重大火災,過火面積高達一千多平方米,造成1死12傷。俄媒體稱焊接作業引發了火災,這場火災對艦體造成了嚴重破壞。2022年底,該艦還報告了一起火災,幸無人員傷亡。 這些事故讓原本就不輕松的維修工作變得難上加難,也讓俄羅斯海軍在這艘航母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由于航母遲遲無法歸位,俄軍在烏克蘭前線又兵力緊張,俄國內一度傳出“庫茲涅佐夫”號的水兵被編成陸戰部隊派往俄烏前線參戰的消息。
俄羅斯的艱難抉擇
如今,俄羅斯國內普遍認為,俄軍大概率會選擇放棄維修“庫茲涅佐夫”號,將其報廢拆解,俄羅斯也將就此成為五常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 從技術層面來看,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航母維修與升級的關鍵技術上存在諸多短板,像航母動力系統的更新換代、艦載機適配技術的優化等,都面臨重重挑戰。航母的動力裝置本就不可靠,蒸汽鍋爐等關鍵部件存在嚴重問題,就算耗費巨資把它修復,未來大概率還是會頻繁出現技術故障,維護成本將持續居高不下。
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軍事預算大量向作戰前線傾斜,海軍經費被大幅壓縮,能投入到“庫茲涅佐夫”號維修上的資金近乎歸零。維修航母是個燒錢的大工程,一艘中大型航母的現代化改裝和維修,費用往往高達幾十億美元,這對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狀況來說,是一筆難以承受的開支。
戰略重心的轉移也是重要原因。從作戰理論和實際運用來看,俄羅斯在航母運用方面,缺乏有效的作戰訓練和成熟的作戰理論,艦載戰斗機以及有經驗的飛行員也相對短缺,這使得航母難以成功執行復雜的任務。隨著海戰形式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俄羅斯更加強調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航母與現代軍事需求的相關性有所降低。
如果俄羅斯最終真的放棄修復“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那俄羅斯海軍可能會暫時進入無航母時代,遠洋作戰能力和海上威懾力會明顯削弱。但不管怎么說,俄羅斯放棄對“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都反映出其在軍事發展進程中面臨的艱難抉擇,以及在復雜國際形勢下,軍事戰略調整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最近俄國防部開會,有人提了個折中方案:把庫茲涅佐夫號改成直升機航母,裝幾十架卡 - 52 武裝直升機,支援陸軍作戰。可這想法也被否了,因為改造費用不比修航母便宜多少,還不如直接造新的兩棲攻擊艦。說到底,這船就像塊燙手山芋,留著吧,花錢又沒用;拆了吧,面子和里子都掛不住。
現在俄羅斯老百姓都在等軍方的最終決定,有人在網上開玩笑:“要不賣給中國得了,他們連遼寧艦都能改好,肯定有辦法。” 可這終究是句玩笑話,庫茲涅佐夫號的命運,說到底還是俄羅斯國力的一面鏡子 —— 從當年能跟美國掰手腕的海軍強國,到如今連一艘航母都快養不起,這中間的落差,恐怕比船塢里的積水還要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