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投稿或尋求報道 | zhanghy@csdn.net
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次瀏覽器大戰悄然開啟,而這一次,主戰場已從渲染引擎和用戶體驗,轉向 AI 能力的比拼。
回顧前兩輪戰局:第一輪,IE 背靠微軟這顆大樹一度獨占鰲頭;第二輪,Chrome 憑借性能和簡潔體驗淘汰 IE,穩坐瀏覽器市場頭把交椅十余年。而如今,這位“常勝將軍”正迎來一大波由 AI 驅動的新挑戰者。
最新一波挑戰者中,一邊是剛剛市值突破 4 萬億美元的英偉達投資的 Perplexity,剛官宣推出旗下首款 AI 瀏覽器Comet,已開放下載使用;另一邊,外媒消息稱OpenAI正在研發自己的 AI 瀏覽器,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登場,進一步攪動這場新戰局。
從搜索引擎、AI 助手到如今的瀏覽器,AI 正在一步步滲透互聯網最核心的入口。圍繞“下一代上網方式”的爭奪,已經拉開了序幕。
搜索引擎之后,Perplexity 的下一步:進軍瀏覽器戰場
許多人對 Perplexity 這個名字并不陌生。這家由前 OpenAI 研究科學家 Aravind Srinivas 聯合 Denis Yarats、Johnny Ho 和 Andy Konwinski 于 2022 年共同創辦的 AI 公司,以“用 AI 重做搜索”的理念迅速崛起。
簡單來看,Perplexity 的核心產品是一款結合大型語言模型與網頁實時檢索的 AI 搜索引擎,它能夠圍繞用戶查詢,從互聯網上拉取權威信息并生成結構清晰、可追溯的答案。
彼時不到兩年時間,在零用戶基礎的起點上,Perplexity 的月活躍用戶(MAU)已突破千萬。
與此同時,它也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早在 2022 年 9 月產品尚未正式上線時,就獲得了 31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2023 年 3 月完成 A 輪融資,融資額達 2560 萬美元,估值高達 1.5 億美元。2024 年,Perplexity 融資變得更加頻繁,僅是過去一年就融了 4 輪,投資陣容也頗為豪華,除了上文提及的英偉達之外,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大數據平臺 Databricks 以及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等都是這家公司的投資者。時至今日,這家公司的最新估值已經達到了 140 億美元,其成長速度超乎眾人想象。
毋庸置疑,Perplexity 邁出的第一步即搜索引擎已然成功,而它瞄準的下一步就是瀏覽器。
7 月 9 日,Perplexity 宣布推出首款 AI 驅動的網頁瀏覽器Comet,目前已開放下載使用。
不過它并非對所有用戶開放,而是率先面向訂閱Perplexity Max(月費 200 美元)的高級用戶提供服務。未來,官方表示將采取邀請制方式逐步擴大開放范圍,普通用戶可先加入候補名單(https://comet.perplexity.ai/?a=b)。
根據官方介紹,Comet 的核心特色之一是:Perplexity AI 搜索引擎被內置且默認啟用,直接成為用戶瀏覽體驗的“前臺”。這意味著,用戶在瀏覽網頁的同時,始終能獲得 AI 提供的精準搜索摘要與上下文關聯建議,讓搜索與閱讀的邊界被進一步打通。
除了 AI 搜索功能,Comet 還集成了Comet Assistant智能助手。在設計上,這個智能助手被放在瀏覽器側邊欄,可輔助用戶完成諸如總結郵件與日程、管理標簽頁、瀏覽網頁內容等任務。用戶在任意頁面開啟側邊欄后,Comet Assistant 即可讀取網頁信息,提供實時問答與交互式支持。
PerplexityCEO Aravind Srinivas 對此表示:“Comet 將瀏覽器從傳統的點擊跳轉工具,轉化為一種流暢的互動過程。你可以用自然語言請求它幫你安排行程、發郵件、完成購物清單,甚至總結你剛剛閱讀過的內容?!?/p>
Perplexity 宣稱,Comet 是為“現代互聯網”打造的網頁瀏覽器。
通過 Comet,Perplexity 試圖繞過當前最主流的瀏覽器 Google Chrome,直接觸達用戶,也意在挑戰 Google 在網絡領域的主導地位。
那其體驗究竟如何?
在這款瀏覽器發布后,不少用戶第一時間進行了體驗,讓眾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上文提及到的內置 AI 助手 ——Comet Assistant。
有網友反饋道,在一些簡單任務上,Comet Assistant 實力強勁。比如在網頁側邊欄中打開 Comet Assistant 后,它可以自動“看到”當前頁面的內容,用戶無需復制鏈接或切換窗口,就能直接提問。這種“上下文感知”的交互體驗,尤其適合瀏覽社交平臺帖子、觀看 YouTube 視頻,或是在 Google Docs 寫作時提問,都能獲得不錯的即時反饋。
然而,一旦任務復雜,比如幫忙預訂便宜又高評分的機場停車位,助手就容易“出錯”,出現填錯日期、邏輯混亂等問題。
除此之外,這款瀏覽器也有一些弊端,據外媒 Techcrunch 報道,要想讓它發揮全部功能,用戶需要授權相當多的訪問權限,包括讀取日歷、郵件、聯系人,甚至代表用戶添加日程或發郵件。
一些體驗者坦言,這種“深層接管”多少讓人感到不安。
不過,僅從功能上來看,在 AI 瀏覽器的賽道上,Comet 的表現十分亮眼。
OpenAI :未來幾周即將推出 AI 瀏覽器
除了 Perplexity 之外, 今年的 AI 瀏覽器賽道可謂十分熱鬧。據路透社最新報道,OpenAI 也在研發自己的 AI 驅動瀏覽器,意在與 Chrome、Edge 乃至 Comet 競爭。
消息人士稱,這款瀏覽器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發布,其目標是利用人工智能,從根本上改變用戶的網頁瀏覽方式。
據悉,OpenAI 的瀏覽器設計中將部分用戶操作保留在類似 ChatGPT 的原生對話界面中,而非傳統地跳轉至各個網站頁面。瀏覽器本身也將成為 OpenAI 智能體(如 Operator)的運行平臺,可以在用戶使用的網站內幫忙訂餐、填表、查信息,真正實現“動手不如動口”。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的這項布局并非臨時起意。早在去年,OpenAI 招募了兩位長期任職谷歌副總裁的高管,他們曾是 Google Chrome 原始開發團隊成員?!禩he Information》當時就曾報道,OpenAI 正在認真考慮造自己的瀏覽器。
而且 OpenAI 的野心可能不止于“做個入口”。據稱,之所以不選擇僅作為現有瀏覽器的插件,而是從頭打造一款完整產品,就是為了能更好地掌控數據流。甚至在今年 4 月,一位 OpenAI 高管還在聽證會上表示,如果監管機構真讓 Google 出售 Chrome,他們會考慮“接盤”。
這也能解釋 OpenAI 的急迫感:如果能把 ChatGPT 那 5 億的周活用戶引導到自家瀏覽器上,不僅能正面挑戰 Google 的搜索入口,還可能撼動其廣告業務的核心根基。畢竟,Chrome 是 Alphabet 廣告收入的重要支撐,而廣告又貢獻了這家科技巨頭近四分之三的總營收。
截至目前,OpenAI 對相關傳聞尚未作出回應。
AI 瀏覽器大戰已開啟!
不止如此,AI 瀏覽器這條賽道還有不少“中小型選手”在奮力追趕。
比如 The Browser Company。去年,因為覺得自己旗下的 Arc 瀏覽器速度慢、操作笨重、功能過于混亂,The Browser Company自己都覺得“練廢了”,于是果斷停更重做。今年其又卷土重來,帶來了一款名叫Dia的全新瀏覽器,重點聚焦在 AI 工具維度。另外,Brave、Deta 等瀏覽器也紛紛加碼 AI 投入,不愿錯過這波浪潮。
現在的問題是:用戶是否真的愿意轉向所謂的“AI 瀏覽器”?
一邊是新產品層出不窮,另一邊,用戶習慣其實很難撼動。直至當前,Chrome 還是那個 Chrome。根據 StatCounter 的數據,Chrome 目前在全球瀏覽器市場上的占比超過三分之二,活躍用戶超過 30 億人。Safari 雖然排第二,但份額只有 16%,差距非常明顯。在這樣的格局下,無論是誰想撬動這個市場,都不是件輕松的事。
如今大批 AI 瀏覽器的出現,是否會讓人們習慣的“搜索—點擊—跳轉”流程徹底改寫?這一點答案是肯定的,隨著越來越多的操作開始在一個對話框里完成,從問問題到訂餐、生成表格、查郵箱,用戶不再需要頻繁跳頁面,AI 直接動手替你搞定。
這事聽起來像是“更快更省事”,但也不免讓人想問一句:當 AI 越來越懂你、替你動手,是不是也在悄悄接管你和互聯網的相處方式?那么,你覺得這是進化,還是有點失控?
參考:
https://www.windowscentral.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perplexity-launches-comet-ai-web-browser-to-take-on-chrome-and-edge-and-you-can-use-it-today-for-usd200-a-month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media-telecom/openai-release-web-browser-challenge-google-chrome-2025-07-0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