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車市,疊加了雙重壓力:傳統淡季的高溫“灼烤”,和愈演愈烈的價格內卷“寒流”。新勢力第一周銷量普遍環比下滑就是明證。在這種背景下,蔚來5100臺(排名第五)、穩住六月勢頭的表現,就顯得有點“另類”。它似乎在用行動證明:對抗行業寒冬(淡季+內卷),還有另一條路——價值競爭。 李斌周日的直播,幾乎是為這條路徑做了場“路演”。
技術密度:對抗內卷的硬通貨: 當價格戰硝煙彌漫,蔚來選擇加碼“技術儲備”。李斌如數家珍地展示家底:自研芯片(強調其“三大能力”根基)、世界模型、主動懸架、線控轉向、全域智能架構。這些投入正轉化為用戶可感的體驗優勢。高密度的核心技術,成為其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硬實力”和溢價支撐點。消費者開始認可:蔚來的車,技術含量確實高。
品質厚度:無法被價格戰稀釋的底線: 李斌在直播中擲地有聲:汽車是耐用品,關乎安全,質量、用料是底線,不容打折。這解釋了為何“用料扎實”成了蔚來撕不掉的標簽(比如那顯著更大的剎車盤)。這種“肉埋在飯里”的厚道,在價格戰白熱化時尤為珍貴。它向用戶傳遞了即使市場再卷,蔚來對安全和品質的承諾也不會縮水的信號,構建了差異化信任。
李斌的“價值宣言”:向上卷才是出路: 直播中,李斌對惡性價格戰(“三輸”)的批判和對“向上卷”(卷技術、卷品質、卷體驗)的呼吁,是蔚來價值競爭的總綱。他強調造車是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價值交付,而非一時的銷量數字。用持續的技術創新和過硬的品質體驗,去滿足用戶對一臺車長期、綜合價值的期待, 這才是蔚來選擇穿越周期的“正道”,也是其淡季“穩”字的底氣來源。
蔚來七月開局的這份“另類”穩定,更像是一場價值競爭策略的初步驗證。在淡季與內卷的雙重擠壓下,李斌通過直播清晰地勾勒出蔚來的選擇:拒絕在低維度價格泥潭中纏斗,轉而攀登技術、品質和長期用戶價值的高地。這條路或許更艱難,但在行業困局中,其堅持和初步成果,無疑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