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魯(1919-1982),長安畫派的領軍人物,當代中國畫家。原名馮亞珩,四川仁壽人。早年就學于成都東方美專,1940年赴延安入陜北公學院,從事版畫創作,后專攻中國畫。1959年創作《轉戰陜北》,名聲日隆。后與趙望云、何海霞等人共同創立了長安畫派。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陜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陜西省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委等職。
石魯 為常書鴻作 紅梅圖 行書五言聯
石魯同志談國畫
◎石強整理
中國畫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書畫同源。寫不好字,就談不到中國畫。中國畫必須是以書法,以中國特有的筆法來表現的,來作為他的根據。如果不講用筆,那就是其他畫了,我首先簡單的來說這樣一個課題,你要抓緊時間,好好鍛煉寫字,特別是顏體字。非常豐富雄厚,一定要好好的學習。
素描對我們只能說是一個條件,為什么一個是基礎,一個叫條件?這一定是嚴格區分的。中國畫以書法作為它的基礎就決定了筆墨問題。決定了章法問題,布局問題,以至于各種各樣的結構——也就是造型。都要隨之而變異。這是一個規律,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它經過了各種方面的選擇。能夠體現不僅是生活客體,而且是生活者的人,以及畫家本人和同時代非常重要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中國畫。它不僅是具備叫素描呀,或者是只能把東西畫像,而是要把東西畫神。沒有神,沒有風格,沒有這些,中國畫的精神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把書法,把筆法叫基礎,這就是最重要的基礎。其他的都是條件。
山林深處
能把一個人畫的很像,很好,畫的別的東西搞得很準確。也很好,我不反對西洋畫,油畫也好。水彩也好,從各種手法里去找并提取自己的條件。這些條件對于我們來說,只有豐富。而沒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把它當成基礎,就必然要使許多東西跟著他跑。這是要堅決反對的。必須反對這一條。否則,中國畫將要后繼無人:繼承的只是素描和水墨。這是我們非常要反感的一個問題。
華岳之雄
文人畫就是傳統畫的一個主流,所謂主流。因為文人差不多都是以筆墨來表現我們思想感情和個性的。他們能夠在原有民族繪畫的基礎上,大大的提煉,并加上很多重要的東西。比如說以書法入畫。達到書畫同源:以文字入畫。以詩入畫,以印入畫等等。所有這些,它都能達到了在藝術上比一般工匠畫,摹寫畫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的境地。這是我們的一個很好的傳統。不是什么糟粕。
荷香圖
我談談山水畫。你們都畫山水,都愛山水。山水畫跟人是怎么回事兒呢?你要把它當做人來畫。有的是高大的,有的是堅強的,有的是優美的:要把它當成大人來畫,山水畫就是人物畫,如果只把山水畫當成山水,那你就不見了。對象也只是那個樣子。山水畫要畫的有氣魄,什么氣魄呢?人的氣魄。他預感著,表演著,或者是象征著人的精神。所有這些都是不要去管他,人家總會感覺到的。
魔笛
是人,不僅客觀的對象變成人,還有你自己。畫山水畫,它本身是人化的。你的人偉大,你的人堅韌,你的人雄渾,你的人沉浮,它都必然注入到山水畫里面。通過筆,通過筆法,布局,就達到這個目的。這只是給你們簡單的說一說,開個頭。要說起來多得很了哪。
華山蒼龍嶺
那么山水畫本身分幾個部分,又怎么進行呢?一句話,有骨,有肉,有氣,有神,有節,有情。這就是山水畫要取得的,否則的話,所有的山水畫看來都是像是寫生,寫生的畫樹立不起來。用舊章法樹立不起來,所以必須要有一番布局和各種方面的變革與創新。
藏族少女
山水畫本來很舊了,必須創新。要把古代的方法視為我們今天的借鑒。而重新塑造我們這個地方的山水。各地方的流派。如果照這樣做去,什么皴法呀,點法呀,染法呀,各種方法都會層出不窮。(1979年9月,石魯在陜西人民醫院病床上與兒子石強談畫的記錄,石強整理,曾以《石魯同志談國畫》為題,發表在《美術通訊》1979年10月第一期上。
春芍帶雨
采桑圖
荷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