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積溪
家人們,太炸裂了
咱們在新能源領域又甩出王炸
歐美能源巨頭們要集體失眠了
內蒙古赤峰一聲驚雷
全球最大綠色氫氨一體化項目橫空出世
年產32萬噸綠氨只是開胃小菜
三期全開后152萬噸的產能
直接讓歐美巨頭都高呼:這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
它從源頭就“綠”得發亮
電力100%是上游風、光綠電
生產使用的水
是城市污水處理后的中水
實現了全流程綠色生產
哈佛商學院都坐不住了
說咱們憑此神技
有望在2030年將全球綠氫成本
壓到2美元/公斤
給航空、鋼鐵這些排碳大戶
直接遞上零碳轉型的金鑰匙
這硬核操作直接顛覆行業邏輯
人家制氫還在燒天然氣
咱們直接把143萬千瓦的風電、光伏當“提款機”
大風車一轉光伏板一閃
電解水直接榨出氫氣
更絕的是咱們連空氣都不放過
用綠電分離出氮氣
再用動態合成氨技術
把風、光、空氣搓成“綠色黃金”:綠色合成氨
全程零碳排,環保指數直接拉滿
你以為這就完了?
湖北大冶的「礦坑變形記」才是神級操作
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城市
把廢棄礦坑改造成“超級氫能基地”
1.7萬塊光伏板鋪在礦山上
一年發電3000萬度
順帶把光禿禿的山體修復得漂漂亮亮
礦坑底下還有隱藏黑科技
新型抗氫材料打造的儲氫系統壽命超20年
成本比地上鋼罐直降 40%
這套“礦坑制氫+氫儲能+氫發電”的閉環系統
直接把綠氫成本干到比國際水平還低
這哪是轉型?
分明是給老工業基地插上了“綠金翅膀”
更帶勁的是
咱們的綠氫還沒亮相
就被歐洲、東南亞一搶而空
作為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可再生氨認證的商業化項目
硬核實力秒殺空談
當歐美還在紙上談碳稅
咱們已經把“綠電地圖”刷新
從赤峰到湖北
硬是把風、光、礦渣變成寶
這不是簡單的項目投產
而是徹徹底底的降維打擊
在這場能源較量中
咱們不僅贏了技術,更贏得了未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