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不見外-突尼斯漢學家芙蓉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陸最北端。在突尼斯市南郊穆魯吉小區,有一家東方知識書店,這里擁有種類繁多的中國主題圖書,吸引了許多突尼斯民眾前來閱讀選購。
這家書店是突尼斯漢學家、翻譯家芙蓉與丈夫哈利德于2022年共同成立的,在此之前,他們還創辦了突尼斯東方知識出版社,通過翻譯出版中國圖書向突尼斯讀者介紹中國。
前不久,在榮獲第十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后,芙蓉接受了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的專訪。
芙蓉出生在埃及,與中國的緣分始于父親的支持。高中畢業后,芙蓉原本想學習德語,她的父親建議她學習中文。
芙蓉:我爸爸說,你不要看現在,你要看將來,你要看中國的經濟、中國在全世界的地位。學習中文以后,你的將來會很好。
大學期間,芙蓉走進中文的世界。在埃及獲得第一個博士學位后,芙蓉于2008年來到中國,在北京語言大學攻讀第二個博士學位。在此期間,芙蓉認識了來自突尼斯的青年哈利德,他們后來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
芙蓉:我覺得我和中國真的很有緣分。如果我沒有機會來中國,我可能沒有機會認識我的丈夫。我在中國的這段時間,獲得了很多知識,也了解了中國人的生活、中國文化、中國文明等等。
2014年,在和丈夫哈利德回到突尼斯之后,芙蓉來到突尼斯迦太基大學高等語言學院教授中文。她始終覺得自己肩負著一項責任,那就是將自己所了解的中國介紹給當地民眾。2016年,芙蓉和哈利德創立了東方知識出版社。
芙蓉:我們把一些中國圖書翻譯成阿拉伯文,在突尼斯推廣發行,后來我們翻譯的書越來越多、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可以說已經能夠把中國的各個方面介紹給包括突尼斯讀者在內的阿拉伯讀者。
這些年,突尼斯東方知識出版社已經與20多家中國出版社開展合作,出版了80多種中國圖書的阿拉伯語版本。
芙蓉:通過翻譯和審訂圖書,我的收獲很大,了解了很多關于中國的知識。圖書翻譯出版之后,大家都能看到它,用它來做研究、來了解中國,加深他們對中國某方面的了解。
《鄭和與非洲》(阿拉伯語版)
7月11日是中國航海日,今年也是航海家鄭和首次下西洋620周年。在翻譯《鄭和與非洲》這本書的過程中,芙蓉發現,中國與非洲在很早之前就有了關聯。
芙蓉:這本書見證了中國和非洲的交往歷史悠久,鄭和在下西洋的路上,已經到了非洲。通過這本書,我了解到中國人比歐洲人更早到非洲,跟當年一些歐洲人是不一樣的目標——中國和這些國家建立經濟貿易關系,進行文化交流,不是以占領土地為目標。這本書跟我們當地讀者也特別親近。這本書還可以反映中國在科技方面早已經有發展。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阿拉伯語版)
通過翻譯審訂《長城史話》《故宮史話》等《文明史話》系列作品,芙蓉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通過翻譯書籍《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芙蓉越來越體會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芙蓉: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具有現實意義,也吸引了我們當地讀者的關注,特別受他們的歡迎。因為他們看到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快,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這本書,他們可以了解中國在全世界的地位。
除了將中國圖書翻譯成阿拉伯語版本、在阿拉伯國家發行推廣外,多年來,芙蓉和同事們還通過組織和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介紹中國。
芙蓉:成立突尼斯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通過開展文學沙龍向當地的評論家、作家和讀者分享中國的文學作品。他們表示,通過這些活動發現中國文學和我們阿拉伯文學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今年6月17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芙蓉與其他獲獎者一同捧起第十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獎杯。
芙蓉:這個獎勵帶給我更多動力。今后我會把更多的中國圖書翻譯成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國家推廣,要做更多的努力、有更多的貢獻,增進突中兩國的人文交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采編丨安然
主持丨葛鵬
制作丨楊曉蕾
簽審丨孫伶俐
監制丨劉軼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