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長河中萬安書院的瑯瑯書聲,到東山嶺摩崖石刻上的文脈印記,再到北師大萬寧實驗學校的落地生根,萬寧興學重教的脈絡清晰可辨,如今更結出累累碩果。2025年高考放榜,北師大萬寧實驗學校在全省名列前茅,再次印證了萬寧深厚的教育底蘊。
近年來,萬寧市教育局錨定基礎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跨越的目標,以集團化辦學為重要抓手,通過統籌教育集團內部管理、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強化優質資源共享、深化師資隊伍建設等舉措,持續縮小城鄉、校際教育差距,全力推動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一校帶多校:畫出教育均衡“同心圓”
近日,北師大萬寧實驗學校與萬寧市新中中心學校攜手,聯合舉辦了一場中青年教師業務考試活動,通過以考促學、以考促能,為教師隊伍建設賦能增效。這一幕,正是北師大萬寧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提升集團校教師專業素養的生動縮影。
在萬寧市,這樣互幫互學、共同成長的場景,早已成為6個教育集團結對幫扶工作中的常態。以北師大萬寧實驗學校、萬寧中學、萬寧市第三小學、萬寧市幼兒園、萬寧市第二中學、萬寧市第二小學為核心學校的教育集團,用實際行動讓教育均衡發展可感、可及。
各教育集團因地制宜,打出特色發展“組合拳”,開展德育幫扶精準對接成長需求,成立區域性美術教研室激活美育活力,舉辦足球聯誼賽搭建體育交流平臺......通過個性化的五育并舉實踐路徑,集團內各校素質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萬寧構建“1+N”集團化合作辦學試點模式,以1所城區優質學校為核心校,重點托管1至2所基礎較為薄弱的成員校組建成辦學集團,通過集團管理、教師雙向交流、定期開展教學指導、協助開發特色課程、構建“教育+互聯網”管理團隊等方式,畫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同心圓”。
資源流動起來:打破校際“圍墻”
各教育集團定期開展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公開課展示、“同測一張卷活動”等教研活動,推動教學水平整體提升。據悉,實施集團化辦學后,東興學校2024年中考平均分有效提升、低分率降低;東和中心學校學業合格率提升9.29個百分點,教學質量實現質的飛躍。
各教育集團總校還通過多種方式,為成員學校提供線上線下課程資源,實現了課件、教案、教輔資料、試卷等教學資源共享。萬寧市第三小學教育集團總校引進學樂云智慧教學平臺,建立集團內優質資源庫共享機制,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萬寧中學教育集團通過創建學校校園網資源共享平臺,上傳總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實現“一份資源,多校受益”。北師大萬寧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還以各校學科組為單位,建立學科教研工作室,助力教學水平提質增效。
為助推集團化辦學發展,2025年,萬寧市教育局進一步打通教師流動通道,統籌安排11名核心校骨干教師帶著“教學錦囊”奔赴成員校支教。通過教師結對、交流、骨干教師匯報課、專家講座、送教下鄉等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優質師資校際共享,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萬寧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新建4個教育集團,使集團化辦學覆蓋面達到50%以上,通過深化管理融合、強化資源共享、優化師資配置,助力成員學校逐步成長為“新優質學校”。
從“單校優質”到“集團共進”,萬寧市正以集團化辦學為抓手,繪就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新圖景,切實滿足群眾在家門口“上好學”的美好期待。 記者:符桃心
來源:萬寧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