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暉 實習生|劉一凡
7月10日,第六屆新時代檢察宣傳周·團河檢察院駐北京市監獄檢察室實地采訪活動舉行。
北京市團河地區人民檢察院(下稱“團河院”),是北京市檢察院的派出院,目前主要負責北京市監獄等5所監管單位的監獄檢察工作,以及秦城監獄、燕城監獄罪犯減刑、假釋案件出庭等相關工作。
現場:罪犯親屬接待大廳設置檢察官信箱
此次實地采訪,政知君參觀了罪犯親屬接待大廳、北京市監獄第六監區、團河院駐北京市監獄檢察室等場所。
走進罪犯親屬接待大廳,帶著不同徽標的多個銀色信箱十分顯眼。這些信箱包括檢察官信箱、監獄長信箱和法院院長信箱等,信箱鑰匙由該機關專門駐監負責人專用,其他人無權開啟。
團河院檢察長張劍向政知君表示,設立檢察長接待室,是為了進一步強化檢察長帶頭辦案示范引領。
他還提到,“我們通過理念更新,不斷增強干警對監督工作的認同感,推動監獄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p>
切實保障罪犯的合法權益,是刑事執行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進入罪犯監舍,監獄民警介紹了監舍的內部情況。北京市監獄普遍為8人間,每個罪犯的抽屜里都放著可閱覽書籍。
北京市監獄還與地方圖書館建立緊密合作,滿足監獄內罪犯讀書學習需求。
在談到“殘疾罪犯相關權益”時,監獄民警說,“監舍內一般為蹲便,若該監舍內有身體殘疾或其他疾病類罪犯,監獄會安裝馬桶供其使用?!?/strong>
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在監獄檢察監督中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悉,團河院自主建用了“罪犯小額罰金刑監督子模型”,通過模型應用推動解決部分監獄因罪犯流動性強、短刑犯繳納罰金意愿低、外省籍罪犯待遣送繳納罰金主動性差等導致的小額罰金難以執行到位的問題。
自2024年2月至今,該模型已監督執行到位183萬余元?!皵底执竽P偷氖褂茫岣吡诵淌聢绦斜O督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駐監檢察官傳統工作模式的轉變。”張劍說。
“前哨”:發現“小弟扛事”線索,助推成功追捕漏犯3人
刑罰執行處于刑事訴訟的“末端”,天然具有全環節反向審視的區位優勢。而作為“前哨”的派駐檢察,作用不容小覷。
比如,在處理罪犯來信中,團河院派駐檢察室敏銳發現某判處財產刑罪犯隱匿財產線索,經多地調查核實,查實隱匿金額500余萬元。在移送拒不執行判決監督線索后,2024年依法監督撤銷罪犯之前的減刑。
團河院還開展了實質化審查專項監督。
2024年,在辦理罪犯牛某某減刑案中,發現罪犯“認罪不認事”悔改表現動機不正問題,依法提出不予減刑的檢察意見獲法院裁定支持。
北京市團河地區人民檢察院分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銀還介紹了一起案例。
2024年6月,團河院收到罪犯何某某(組織賣淫罪,五年六個月)的一封控告舉報信,稱自己是“頂包”進來的,外面的“大哥”李某某才是其所犯罪行的背后組織者。這封“不太尋?!钡呐e報信引起了駐監檢察室的高度關注。
經初步了解,罪犯何某某現年22歲,沒有固定生活經濟來源,初中肄業后即“混社會”,認識了一幫社會閑散人員。辦案組考慮到組織賣淫過程中租房、購買賣淫用品等均需一定的資金與社會資源,而何某某顯然不具備上述條件,由此判斷罪犯反映線索屬實的可能性很大。
隨后,辦案人員調閱了大量的原案證據材料及涉案手機的鑒定意見,一頁頁查找可疑點和有用信息。由于該團伙反偵查意識較強,何某某反映的三名漏犯身份信息難以確定,現有證據除其口供外,沒有其他證據支持,更難以追捕追訴。
辦案人員為破解上述難題采取了多種措施,最終三名漏犯的犯罪事實浮出水面。
2024年12月,相關檢察院對公安機關進行立案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后成功對三名漏犯予以抓捕。
2025年1月,三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目前案件正在審查起訴中。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