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起頭、西方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中國軍艦用激光瞄準德國飛機”,被證明是徹頭徹尾的假新聞。中國國防部10日就此事回應《環球時報》問詢時,提供了兩個關鍵信息:第一,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當時在亞丁灣海域,壓根沒去德方宣稱“出事”的紅海海域;第二,中國艦艇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也就是說,德國煞有介事炒作,結果卻鬧了個“大烏龍”。德方最新回應則表示,他們注意到了中方的聲明,但堅稱自己“經過調查”。
這起事件由德方一手挑起,卻至今未看到他們公布任何證據,以證明德國飛機受到了哪一艘中國軍艦的“威脅”。有德國媒體吐槽,“(德國)政府只是反復強調‘證據確鑿’”。 若說德國飛機看錯了,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德軍艦去年才鬧出過將美軍無人機誤判為敵方目標的“烏龍”。但如果德方是故意將亞丁灣說成紅海、將亂潑臟水包裝成“經過調查”,其動機顯然不純。
德方現在更應該向中方和國際社會解釋清楚幾個問題:第一,為什么在亞丁灣執行任務的中國軍艦會被德國“平移”到了紅海?第二,本應該盯著胡塞武裝導彈活動的德國飛機出于什么目的要靠近“中國軍艦”?第三,德方做出結論前,是否通過相關渠道與中方聯絡核實過?第四,德方強調自己維護海上安全和自由航行的角色,但挑起糾紛的做法真的有利于相關海域的安寧嗎?
一些分析認為,這是德國國防部與外交部聯手做的一個“局”,但他們同時留有余地。既挑起了事件,又不希望事態失控。然而無論是“烏龍”還是“做局”,實際效果是,經過德方煞有介事的渲染和輿論炒作,該事件已經給中德互信造成了實際損害。這種從捏造虛假消息,到媒體跟風炒作“中國威脅論”,再到推動實際舉措“脫鉤斷鏈”的套路,過去已經屢見不鮮。從事后看,給當事國留下的只有教訓。希望這樣的事不要在中德關系中重演。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是光明正大到亞丁灣的,我們的貢獻國際社會有目共睹,從不屑于搞什么不可告人的陰謀。從2008年至今,中國海軍連續17年派出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反恐反海盜任務,截至2024年已累計護送近7300艘中外船舶。以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海盜幾乎每月都會出現幾次,如今這片海域上的商船依舊往來繁忙,遭遇海盜的情況已經極少發生,這是自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起就從未出現過的。一些國家如果同樣希望為地區穩定多作貢獻,就應該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國際社會不希望在這一地區看到更多的糾紛,中德雙方在這里的大目標并沒有什么分歧,如果因為一些“誤解”阻礙了更多合作的可能,將令人遺憾。
中歐經濟高度互補,利益緊密交融,而德國作為歐洲領頭羊,也應為健康穩定的中歐關系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德關系發展得好,不僅將帶動中歐關系整體向好,對世界的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F在有分析稱,德國新政府對華在搞“穩中有退”。中德兩國有著深厚的利益紐帶,這樣的傳言與“激光鬧劇”結合,將沖擊兩國社會的信心。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0日以“四少四多”總結了對歐方的善意忠告:少指責、多溝通,少保護、多開放,少焦慮、多行動,凡事多商量,少去貼標簽。希望德方對此也能聽進去,與中方攜手并進,加強戰略溝通協作,以中德關系的穩定性為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