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曦望”興研突擊隊(通訊員 王慧賢)
三下鄉的第五天,陽光把日子泡得軟軟糯糯,連空氣里都飄著化不開的暖。
午后的村路像塊被曬化的麥芽糖,腳踩上去能感受到微微的黏。行人都躲在樹蔭里納涼,我們攥著國家助學貸款宣傳冊,像捧著捧不住的熱流,遠遠望見個人影就趕緊迎上去。果林里的枝丫突然“咔嗒”響了聲,摘百香果的叔叔正站在竹梯上,臂彎里兜著的果子青黃相間,像串起的小燈籠。
我們互相扯著衣角走過去,“助學”兩個字剛到嘴邊,他就笑著彎下腰,往每個人手里塞了顆圓滾滾的果實:“自家樹上結的,帶著路上吃。”果皮上的絨毛蹭過指尖,癢絲絲的像春天的風在撓。等我們說明是來宣傳貸款政策,他直起身子拍了拍梯子:“這政策好啊!隔壁老王家娃去年就靠這上的大學,你們真是辦好事。”原來勇氣才剛抬起腳,溫暖就已經先伸來了手。
往前沒走多遠,挎著竹籃的阿姨突然從樹后冒出來。“你們是來支教的老師吧?”她嗓門亮得像銅鈴,方言像蹦跳的豆子砸過來。我們剛點頭,她就拉著我們的胳膊絮叨起來,手一會兒指向田埂,一會兒比劃著寫字的模樣。雖然大半話都裹在濃濃的鄉音里,可她眼里的光,比頭頂的太陽還要灼亮。
校門口的夕陽把影子拉得老長,接孩子的家長漸漸圍攏過來。有人翻著宣傳冊問“咋申請”,有人拉著我們說“娃回家總夸老師好”。最后拍合照時,不知誰把個扎紅繩的小姑娘推到中間,快門按下的瞬間,她突然舉起手里的野花,鏡頭里的笑臉擠成一團,孩子們的笑鬧聲混著家長的話語,像串起的風鈴在晚風里搖。
回程時,書包里的百香果透出淡淡清香。原來這一天我們收獲的,遠不止宣傳冊減少的厚度。那些遞來的果實、聽不懂卻滾燙的熱情、鏡頭里擠不下的笑臉,都在悄悄說:當你帶著真心走向世界,世界總會把最暖的善意,滿滿當當地裝進你的行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