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7月8日上午,天水市聯合調查組公布了當地幼兒血鉛異常事件的調查結果。經公安機關偵查,褐石培心幼兒園園長、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同意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此消息一出,輿論嘩然,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食品安全,向來極易引發社會關注,而涉及幼兒園尤甚。由于未成年群體的特殊性,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牽動著每個家庭的心,更需要國家、社會與學校形成合力,以多方協同的關懷與守護,筑牢孩子成長的安全屏障。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最令人錯愕憤怒之處在于,不管是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還是外包裝明確標識,彩繪顏料都不可食用。作為幼兒園從業者,無論是個人品德還是職業操守,都應該秉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對孩子入口、入手的東西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嚴之又嚴,更不能、也不應該將彩繪顏料用于食品制作。這一行跡極端惡劣,令人震驚痛心,理當嚴懲不貸。
然而,在食品安全領域,類似的問題絕非個例。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外賣市場持續繁榮,一種名為“幽靈外賣”的灰色業態愈發活躍,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食品生產、加工、監管等多環節的重重隱患。
少數無良商家盯緊外賣平臺的低門檻和線上運營“鉆空子”,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潤,采購過期、變質的低價原料,甚或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在衛生條件不達標、加工過程不規范的小作坊,借用他人營業執照,堂而皇之上線運營、牟取利益。個別平臺在商戶資質審核上存在嚴重漏洞,未能嚴格執行審核程序,導致一些證照不全、衛生條件不達標的商家混入平臺。
諸如幼兒園血鉛事件、“幽靈廚房”現象,不僅擠占合法商戶的經營空間,更嚴重威脅著消費者的飲食安全。為杜絕此類食品安全問題,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必須采取嚴厲的措施,堅決斬斷伸向餐桌的“毒手”,嚴懲涉“有害食品”者。
外賣平臺絕不能以“銷售中介”自居,推諉審核失職之責,而要合理運用視頻驗真、實地核驗、監管部門數據對接等方式,對入駐商戶實施穿透式實質審查,從源頭端過濾“照騙”,確保“亮照亮證”背后是合法合規的真實經營實體。同時,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重點監控同一地址批量注冊、證照地址異常、投訴集中等可疑店鋪,對“幽靈廚房”實行“零容忍”清退。鼓勵商家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攝像系統,對獲得“互聯網+明廚亮灶”認證的商戶,給予流量扶持、硬件補貼、信譽推薦等激勵措施,引導鼓勵商家接入平臺直播監管系統,共同營造“透明者受益、違規者出局”的市場環境。
然而,僅靠平臺的管理措施是遠遠不夠的,還需監管發力。政府部門要結合外賣行業的新特點、新問題,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同時,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故意使用非食品原料、危害兒童健康等惡性行為施以嚴懲,并實施“終身行業禁入”制度,最大限度提高違法成本。
問責不是目的,徹底杜絕后患才是長久之計。只有“人防”和“技防”雙管齊下,才能真正清除隱藏在手機APP背后的“幽靈廚房”。一方面,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和引導,增強其維權意識和辨別能力,引導消費者優先選擇擁有“品牌認證”“明廚亮灶”的優質店鋪。例如,京東平臺始終堅持“品質外賣”理念,僅招募“品質餐廳”,致力于成為負責任的品質外賣平臺,讓消費者“點得安心、吃得放心”。另一方面,鼓勵行業上下游自查自糾、相互監督,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媒體、社會組織、外賣員、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食品和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進行舉報,多管齊下讓危害食品安全行為無所遁形。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守護餐桌安全,絕非一日之功,只有平臺、監管部門、消費者三方共筑安全防線,合力構建一個安全、透明、有序的食品環境,才能守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來源 | 人民論壇網
責任編輯 | 王卓怡 王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