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有多火?從2023年起,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突破800萬輛,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直到現在,在一番起起伏伏后,還占據50%以上。
但現實情況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新能源車的優勢可能只是鏡花水月。
咱先說說充電樁這個硬門檻。
第一,固定車位和私人充電樁是稀缺資源。中國現有2.9億輛汽車,但私人充電樁僅有200萬個。北上廣深等城市的老舊小區,很難擁有固定車位。
這意味著即便買了新能源車,也只能去公共充電站排隊,原本宣傳的省錢優勢瞬間變成耗時劣勢。
第二,公共充電成本正在逼近油價。以高速服務區為例,快充價格普遍在1.8元/度,充滿60度電池需要108元,實際續航300公里,折合每公里0.36元。而燃油車百公里油耗8升,按92號汽油7.5元計算,每公里0.6元。如果算上充電時額外產生的停車費,兩者差距更小。
第三,冬季續航縮水讓用車體驗雪上加霜。北方車主普遍反映,零下10度時電池續航直接打七折。標稱500公里的車實際只能跑350公里,要是開暖風,續航還會再降20%。這種時候,所謂的技術突破還不如油箱里多備幾升油實在。
更扎心的是隱性成本。安裝私人充電樁需要物業證明,電力增容,有的小區還要收取數千元的施工費。時間成本更夸張,慢充8小時意味著必須整夜停放,對于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可能車剛充上電就得開走。
雖然目前油價高漲,燃油車用戶也不好過,但換新能源車用戶更不好過,最后很多人只能繼續忍受油價折磨。這種兩頭不討好的局面,才是真實的新能源困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