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佳穎 蔣升 通訊員 辛宣
“孩子說右耳就像塞了棉花,一直嗡嗡作響,前后一個月了,就是不見好,以后可怎么辦?”日前,小蘭媽(化名)帶著11歲的女兒急匆匆找到浙中醫大二院(省新華醫院)針灸科主任中醫師張宜默求助。
故事要從六月初說起,讀五年級的小蘭正在積極備考,哪知一覺醒來,耳朵突然聽不見了。
著急壞了的家人急忙把孩子送到醫院,經檢查,小蘭的右耳低頻區聽力為85分貝,屬于重度聽力下降,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經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小蘭的聽力恢復到了70分貝,可情況仍不理想:上課聽不清老師說話,日常溝通也成了難事。
“各種方法都試了,難道一輩子就這樣了?”陷入焦慮的小蘭父母在網上查了大量資料,這才找到在中醫調理耳鳴耳聾方面很有心得的張宜默。
省新華醫院供圖
“中醫將突發性耳聾稱為‘暴聾’,其病因病機多與風、火、瘀有關。”在詳細了解來龍去脈后,張宜默得知小蘭以往在班里成績名列前茅。但自從上了五年級后,隨著學業難度增加,小蘭有點力不從心,部分知識就是怎么也搞不懂?!翱筛改笇λ谕趾芨?,為了這次期末考,小姑娘每天都窩在房間里,一直復習到半夜才睡?!?/p>
張宜默解釋,像小蘭這個年紀的青少年尚屬于稚陰稚陽之體,長期處于精神緊繃狀態,外加經常熬夜,易導致肝膽火旺。
俗話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這段時間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的小蘭外出運動時間不足,體內之火無法疏泄,耳竅閉阻,這可能是引發“暴聾”的元兇。
之后,張宜默為小蘭制定了“利膽活血通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
經一段時間的治療,小蘭不僅聽力已有明顯提升,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好多了。
據相關調查顯示,大約每五個成年人里就有一個曾經或正在經歷耳鳴的困擾。
“近幾年來,突發性耳聾呈現年輕化趨勢,該病成因目前仍不明確,可能與內耳供血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血液流變學異常等因素有關。”張宜默說,也有研究表明,連續3天睡眠小于6小時,內耳血流會減少30%。
此外,長期熬夜會降低淋巴細胞活性,趁虛而入的病毒性感冒易誘發耳蝸炎,這也是突聾的常見誘因。
那些喜歡在深夜戴著耳機刷手機的人也要注意了,在聲波和缺血的雙重攻擊下,會加速毛細胞的消亡。
“突發性耳聾是嚴重危害健康的一種耳科疾病,若處理不當,極易造成不可逆損傷。”張宜默提到,一般而言,發病后的72小時是搶救聽力的黃金時間。“對于那些不慎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的患者,針灸能起到一定作用,中醫認為耳鳴耳聾多與肝、膽、腎、三焦等相關,在治療時,應選取循行耳部的穴位施針?!?/p>
面對這一類疾病,預防勝于治療。
張宜默提醒廣大青少年,在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時,一定要學會勞逸結合,這是保護耳朵的重要方式。
另外也想告訴家長,別只盯著成績,也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其實耳朵也需要休息,長時間待在太安靜或太嘈雜的地方及頻繁熬夜,都有可能成為耳鳴耳聾的導火索。
為讓更多人盡早擺脫聽不清、聽不見的煩惱,潮新聞聯合省新華醫院送出10個專家義診號及相應福利,先到先得。
(來源: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