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波,主任醫師,教授,東城中醫醫院特聘專家,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日全天。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王永炎院士博士后,國醫大師孫申田教授研究生;曾留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并首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美國中醫中心主任,北京航天中心醫院神經內科臨床醫生;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腦病分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和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疾病分會常務理事。擅長治療:重度失眠、焦慮抑郁、帶狀皰疹及重度后遺神經痛、記憶和認知障礙、耳鳴耳聾、中風偏癱和失語癥、更年期綜合征、面癱、偏頭痛、痛癥、胃炎、消化道潰瘍、腹痛、哮喘、便秘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慢性疲勞等疾病。
趙國楨,東城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出診時間:周日上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學博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博士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曾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學習工作9年,師從劉清泉院長7年、嵇波主任13年,以及多位名中醫。從事針藥結合治療情志病、肺系疾病、脾胃病等中醫優勢病種及標準化研究,參與起草中醫藥行業標準及團體標準17部,參編《中醫幫你看急癥》等著作11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擅長針藥結合治療:失眠、焦慮抑郁狀態、流感、哮喘、咳嗽、腹痛、腹瀉、便秘、帶狀皰疹、耳鳴、耳聾、偏頭痛、頸椎病等。
生活中,失眠是個讓人惱火的問題,有甚者被失眠困擾了10余年,有人每天只能斷斷續續睡三個小時,還伴隨著抑郁焦慮情緒。嚴重的失眠讓人生白天頭昏腦脹,長期服用安眠藥還會產生依賴和耐藥性,這么嚴重的失眠,究竟怎么去面對呢?7月11日20:00,東城中醫醫院特聘專家嵇波攜弟子趙國楨做客北京衛視紀實科教頻道《記憶·國醫》欄目,和大家聊聊如何擺脫失眠。
嵇波主任在節目中表示,據《2025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我國65%的居民長期存在睡眠困擾。在病程未超過三個月時,患者通過規范的中西醫結合干預,通常可獲得顯著療效;然而,若病程持續遷延超過三個月,且每周發作超過三次,則會發展為慢性頑固性失眠。有研究顯示,約86%失眠患者最終會進展至這一階段,其中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和圍絕經期女性群體尤為高發。
趙國楨主任提示大家,這幾天高溫持續不斷,三伏天也是失眠的高發期,因為夏天中醫認為人們容易心火亢盛,暑濕困脾,耗氣傷津。一般來說,躺在床上超過三十分鐘無法入睡屬于入睡困難;起夜超過兩次以上是睡眠易醒。入睡困難的人群容易焦慮,睡眠易醒的人群抑郁的居多。一般來說失眠從中醫角度分析,肝腎陰虛患者占50% ,心脾兩虛占20%,心腎不交占20%,痰濕瘀堵占10%。肝腎陰虛患者最多 痰濕瘀堵患者最嚴重。
中醫針灸治療講究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體質,嵇波老師在治療時取的穴位也不一樣,她有一個“情緒取穴法”,也是多年形成的一套針對失眠的療法,主要采用頭三針和腹三針,及針刺通調督脈法等,治療中重度失眠癥和焦慮抑郁狀態有著獨特優勢。
其中,頭三針主要針對額區,這是大腦前額葉的投射區域,現代研究發現,前額葉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調節情緒。但這個區域有變化時,人們可能表現出情緒不穩定、易怒、失眠、焦慮和抑郁等癥狀。他們可能難以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在面對壓力或挫折時容易產生過度的反應。針灸刺激此區可調整大腦前額葉區域神經元的興奮性及其微環境,從而發揮治療失眠、焦慮、抑郁及認知功能障礙的作用。
嵇波老師提示大家,睡前不說深入話題、少打電話,睡前三小時空腹、十點洗漱,把手機放在看不到的地方,睡覺把精神集中在一個點。
節目中趙國楨老師介紹了幾個助眠按摩穴位,歡迎大家關注7月11日20:00,北京衛視紀實科教頻道播出的《記憶·國醫》欄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