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舞臺上,諸多知名演員結(jié)成了默契的搭檔,諸如于魁智與李勝素、杜鎮(zhèn)杰與張慧芳、史依弘與李軍等,他們各具特色,共同演繹著經(jīng)典。
最為獨特的是,李維康與耿其昌這對搭檔,他們不僅是同臺演出的伙伴,更是彼此的配偶。
他們的配合,仿佛命中注定,同年降臨人世,同年踏入中國戲曲學校的門檻,同年完成學業(yè),自十幾歲起便攜手共進。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不僅在舞臺上默契配合,即便步入婚姻殿堂,依舊如同共同生活的伙伴。
他們一直堅持實行AA制,李維康更是對自己要求甚嚴,連一枚雞蛋都不曾多嘗。
[id_304181879]
這樣的生活,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理解不了,也忍受不了,
兩人自相識以來,歷經(jīng)風雨,攜手同行已近半個世紀,實屬罕見的演藝界伴侶。
01
李維康,1947年,在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中降臨人世,他的父母均系燕京大學的高才生,均畢業(yè)于該校。
在那個娛樂資源匱乏的年代,夫妻兩人都是京劇的狂熱粉絲,
寧愿縮衣節(jié)食,也要到戲園子看戲。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李維康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熏陶,自幼便對京劇的舞臺充滿了憧憬。
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她年僅11歲便成功考取了我國著名的戲曲學府——中國戲曲學校,而這所學校正是現(xiàn)今聞名遐邇的中國戲曲學院。
也是在這里,她遇見了同歲的耿其昌。
學戲的過程極為艱辛,尤其在訓練階段,師傅們會嚴格督促學生們將腿踢至額頭位置,同時,數(shù)十人需保持行列的整齊。
老師一聲令下,就聽見“啪”的一聲,非常的整齊劃一。
一天下來,所有人的額頭都青一塊紫一塊,卻很少有人喊苦喊累。
十二歲時,李維康在學業(yè)上取得了顯著進步,在學校舉辦的演出活動中,憑借精湛的表演,他演繹的《二進宮》一劇令觀眾們驚嘆不已。
盡管她的戲裝顯得頗為不合體,衣擺部分更是皺褶連連,然而眾多資深觀眾仍舊能夠迅速辨識出來。
假以時日,她一定會成為名角。
自那時起,李維康便被學校視為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她不僅歌唱技藝高超,而且在其他領域亦表現(xiàn)卓越。
她一人身兼多職,同時擔任班里的班長,團支書、生活委員。
與李維康相較,耿其昌顯得較為普通,他性格樸實,沉默寡言,對外界事物不甚關心,全身心投入到學戲和唱戲之中。
在所有男同學中,就數(shù)他唱的最好。
自那時起,他們便攜手成為了舞臺上的黃金搭檔;在每一次學校的演出中,他們總是扮演著最為矚目的角色。
他們甚至曾共同為高層領導獻藝,年紀輕輕,已領略過諸多盛大場合。
自11歲起,他們便攜手同練技藝;12歲起,便同臺獻藝;如此深厚的情誼,堪稱幼時好友。
那個時代的人們普遍較為純真,尚未受到瓊瑤劇的侵蝕,盡管他們常常相聚,
卻都沒有想過男女那些事。
相較于李維康既要承擔學習任務,又要參與演出,同時還需協(xié)助老師管理班級的情況,耿其昌顯得更為早熟和領悟力強。
02
臨近畢業(yè)之際,恰逢特殊時期,李維康的家庭不幸遭遇變故,親人分散,各奔東西。
在戲曲學校學習的她也沒能幸免于難。
李維康不僅被抓了典型,而且還被人孤立和刁難,還差點喪命。
有一次,李維康一大早就站在墻根喊嗓子,這是她每天的必修課,
可就在她入神的時候,一塊磚頭擦著她的鼻尖直直掉在了地上,
李維康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
她不敢想象,如果這要是真砸在頭上,她會變成什么樣子。
她抬頭向上望去,發(fā)現(xiàn)樓上的窗戶敞開著,卻不知是何人所致,她并未對此事進行深究。
一心撲在戲曲上的她告訴自己:
“世道不會永遠都這樣,總會過去的?!?/p>
目睹李維康的困境,耿其昌內(nèi)心感到極度的痛苦,更令人難受的是,他實際上并無能為力。
有一天中午,李維康突然被很多人拉走,到太陽底下曬著,
感受著七八月份的烈日,耿其昌忍不了了,他打算幫李維康出頭。
他找到一個大喇叭,沖著臺上就喊:
李維康不過是一名學生,她并未犯下任何錯誤,你們不應對她持續(xù)追責。
盡管他的話語并未帶來實質(zhì)性的影響,然而對于李維康而言,卻宛如品嘗了一根清涼的冰棍,給人帶來一絲舒爽。
心里別提多舒服了。
夜幕降臨,耿其昌仍舊對李維康牽掛在心,于是在校園內(nèi)徘徊漫步,最終在一處光線昏暗的隱蔽角落,
看到了正蜷縮在那里看書的李維康。
見四下無人,他走過去說:
“你千萬別放心上,想開點,他們就是嫉妒你?!?/p>
說完,紅著臉落荒而逃。
經(jīng)過這些事情,李維康也對耿其昌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感情。
如耿其昌所說,李維康只是一個學生,她又能做錯什么?
得益于學校教師的關心與支持,李維康的狀況得以顯著改善,他獲得了更多的行動自由。
耿其昌也有了更多和她相處的機會。
正當他年約十七八歲,春意盎然,耿其昌內(nèi)心躁動不已,便忍不住給李維康遞上了那張小巧的紙條。
上面寫著類似情書一樣的東西,但非常含蓄。
李維康僅瞥了一眼,隨即遞給他一張紙條,紙條上清晰地標著八個醒目的大字:
“要把青春獻給事業(yè)?!?/p>
看李維康比自己還不開竅,耿其昌有些著急。
不久之后,他心生一計,于是又給李維康書寫了一封,這一次,他采用了不同的措辭,他詢問道:
“我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
李維康見躲不過去了,就寫了四個字回他:
“特殊位置?!?/p>
這一次,耿其昌終于心花怒放。
03
李維康畢業(yè)后投身于中國京劇院的舞臺生涯,與此同時,耿其昌則加盟北京京劇團,投身于樣板戲的演繹之中。
《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都是他的拿手好戲。
那時,中國京劇院設于魏公村,而北京京劇團駐扎在虎坊橋,兩地相隔甚遠。彼時,地鐵尚未開通,兩人若想見面,實屬不易。
當時,耿其昌的情況與李維康無異,他每日上午需練習嗓音,下午投身于學業(yè),夜晚則需登臺演出,平均每周演出三次。
從早晨到晚上,所有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當當。
為了能夠見到李維康,耿其昌在休息期間,每日清晨破曉便動身,急切地搭乘早班車。
見面后,兩人聊工作,聊生活,還會一起唱上幾段,
一直到天黑,耿其昌才會坐最后一班車回去。
因此,他還寫了一首詩調(diào)侃自己,說:
“久走兩城間,有人把心牽。霞童晚我起,月老早我眠?!?/p>
正值特殊時期尚未結(jié)束,李維康時常掛念親人,心情總是低落,郁郁寡歡。
耿其昌設法以各種方式來安撫她,努力讓她心情愉悅,這一行為使得他們之間的情感愈發(fā)親密。
1975年,他們倆均已年滿二十八歲,相戀已近十年之久,同事們的祝福聲此起彼伏,
兩人終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他們的導師對他們寄予厚望,即便是在條件極其簡陋的婚居之中,也用紅紙精心剪裁出了一個碩大的“喜”字。
可即便這樣,兩人也受到了批評,說他們“小資”。
而且,領導還對他們進行了勸誡,表示雖然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但現(xiàn)階段不宜考慮生育子女,應將演藝事業(yè)放在首位。
這讓兩人哭笑不得。
婚后,耿其昌亦被調(diào)至中國京劇院,他們得以在同一單位共事,自此得以日夜相伴。
但就在此時,李維康卻提出,兩人要AA制。
李維康的想法很簡單,當時她家里條件不好,她要經(jīng)常補貼娘家,
性格要強的她不想讓別人認為她占便宜,
而且她也擔心,時間長了,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
耿其昌對此并不十分介意,他甚至勸慰李維康,強調(diào)夫妻關系如同一體,彼此榮辱與共。
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愿意一起分擔。
然而,李維康的立場極為堅定,她對自己要求甚嚴,即便是早餐時煮雞蛋,她也總是成對地煮制。
這樣兩人就可以平分,她一個都不肯多吃。
目睹李維康的舉動,耿其昌自然不敢再“占便宜”,于是開始與她共同實踐AA制的夫妻生活方式。
04
1977年,李維康正式接任了京劇院二團的領導職務,自此,她帶領著團內(nèi)八十余位成員,常年奔波于各地進行演出。
平均每年都要演150多場,夫妻兩人都忙的不行。
但在這個時候,他們夫妻倆AA制的好處就體現(xiàn)出來了。
他們每月都會從薪資中提取一部分,將其匯集起來,用作日常生活的開支。
在每次聯(lián)合登臺表演后,他們都會將所得的演出收入平分,各自保留一部分作為個人的“小金庫”。
如果家里要買什么東西,兩人就一人一半湊錢。
所以兩人很少因為錢而吵架,這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來演出,
時間長了,AA制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一種默契,一種習慣。
在90年代,眾多京劇表演者因收入微薄,陸續(xù)放棄演藝事業(yè)投身商海,最終收獲頗豐。
李維康與耿其昌這對夫婦卻并未動搖,他們擁有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致力于振興京劇這門藝術。
李維康評價耿其昌,稱其為人憨厚,她所敬佩的,正是他那份純樸,那份清正,那份孝順。
他們在舞臺上攜手共舞,而在幕后,他們不僅是相伴一生的伴侶,更是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
他們彼此競爭,共同在京劇領域內(nèi)提升彼此的技藝,均不希望淪為拖累團隊的一員。
也正是憑借這種精神,才讓兩人成為舞臺上最受歡迎的一對演員。
夫妻倆興趣相投,性情相近,均以藝術為重而淡泊名利,這無疑使得他們在舞臺上的協(xié)作愈發(fā)默契無間。
兩人甚至默契到,就連嗓子的調(diào)門都一樣。
起初合作,他們倆的默契程度極高,因此觀眾們聽起來感到特別愉悅。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耿其昌的聲音逐漸變得低沉,然而不久之后,李維康也出乎意料地步了他的后塵,聲音也開始降低。
神奇的是,不管怎么降,兩人還始終在一個調(diào)門上。
這也是兩人能搭檔一輩子的原因,說沒有緣分,他們自己都不信。
李維康和耿其昌只有一個女兒,是在他們結(jié)婚的第六年生的,
因為她出生就有8斤重,所以家人都喊她“八妹”。
父母都忙于演出,八妹從小就學會了獨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
她每天清晨醒來,便會徑直走向桌前,取下那張小紙條,上面記載著李維康與耿其昌離去前對她的一番囑托。
或許受到了父母的熏陶,八妹在學業(yè)上同樣十分努力,但她并沒有追隨父母的腳步,成為一位京劇表演者。
他畢業(yè)后,選擇了金融行業(yè),并在該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而且還非常的孝順。
歲月如梭,李維康與耿其昌如今已邁入77歲高齡,除非是極其重要的演出,否則他們登臺的機會已頗為稀少。
這對喜歡他們的觀眾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兩位老師在京劇領域貢獻卓著,他們的一生都在舞臺上演繹著角色,現(xiàn)在他們應當?shù)玫綉械男菹⒑拖硎?,安度晚年?/p>
愿兩位導師身體健康,期待未來日子里,能有機會目睹他們再次攜手登臺,重現(xiàn)往日青春的風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