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的小零件看著不起眼,可真到該換不換的時候,麻煩就來了。今天給大伙兒整理一份超實用的更換時間表,照著做能少走不少彎路。
先說機油濾芯,這玩意兒跟空氣濾芯是 “黃金搭檔”,每次換機油都得一起換。它就像發(fā)動機的 “清潔工”,專門過濾機油里的雜質。要是忘了換,臟東西在機油里循環(huán),發(fā)動機零件磨損得快不說,還可能堵了油道。普通家用車五千公里換一次機油,機油濾芯跟著換準沒錯,好點的全合成機油能跑一萬公里,濾芯也得同步更新。
再說說變速箱油,手動擋和自動擋的更換周期不一樣。手動擋變速箱結構簡單,一般 6 到 8 萬公里換一次就行,油液看著還透亮的話,晚點換也沒啥大問題。自動擋就嬌貴些,4 到 6 萬公里就得檢查,要是油液變黑發(fā)稠,帶著股糊味兒,就得趕緊換。有個朋友的自動擋車跑了十萬公里沒換變速箱油,結果換擋時一頓一頓的,修變速箱花的錢比換油貴了十倍。
剎車油也得記著換,這東西吸濕性強,時間長了會進水。含水量超標后,剎車時容易產生氣阻,腳感變軟不說,剎車距離還會變長。一般 2 年或者 4 萬公里換一次,常跑山路、頻繁踩剎車的車,得提前檢查。換的時候最好用機器循環(huán)換,能把管路里的舊油排干凈,手工換容易換不徹底。
轉向助力油,現在不少車是電子助力,不用操心這個,但機械液壓助力的車就得留意。通常 4 到 6 萬公里換一次,油液要是變得渾濁,里面有黑色顆粒,方向盤打起來會變沉,還可能有異響。有回幫親戚看車,他說方向盤越來越重,換了助力油之后,立馬變輕快了。
燃油濾芯分內置和外置的,外置的一般 2 到 3 萬公里換一次,裝在車底下,拆起來方便。內置的在油箱里,跟油泵在一起,5 到 8 萬公里換就行,不用換太勤,拆一次挺麻煩的。有個開貨車的朋友,外置濾芯堵了沒及時換,結果油泵被雜質磨壞了,換個油泵花了小兩千。
還有正時皮帶,這東西前面聊過,但還得再強調。橡膠材質的皮帶怕老化,一般 6 到 10 萬公里就得換,具體看車型說明書。有個車主圖省事沒換,結果皮帶斷了,氣門被活塞頂彎,發(fā)動機直接趴窩,修起來花了小一萬,太不值當了。
輪胎氣門嘴也別忽略,普通橡膠的用個 3 到 4 年就會老化開裂,跑高速時可能漏氣。換輪胎的時候最好一起換成金屬氣門嘴,耐用不說,還不容易被腐蝕。之前有輛車在高速上胎壓突然下降,就是氣門嘴老化崩了,幸好反應快沒出大事。
最后說說碳罐,這玩意兒是處理油箱油氣的,壞了的話油箱會有負壓,加油時老跳槍,還可能有汽油味。一般 8 到 10 萬公里檢查一次,要是通氣孔堵了,吹一吹還能用,徹底壞了就得換。有個車主總覺得車里有汽油味,查了半天發(fā)現是碳罐飽和了,換個新的立馬就好了。
這些小零件就像車子的 “小關節(jié)”,平時保養(yǎng)到位了,車子才能跑得順暢。不同車型、不同用車環(huán)境,更換周期可能有點差別,大伙兒可以結合自己的車況靈活調整。你們還有哪些零件更換的經驗,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