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大學田華雨教授、方華攀副教授等人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以“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of injectable hydrogels in drug delivery”為題在線發表可注射水凝膠在藥物遞送的最新進展與挑戰的綜述論文(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DOI: 10.1016/j.jconrel.2025.114021)。
可注射水凝膠是一種能夠在注射狀態下以液態形式存在,并在注射后迅速凝膠化形成三維網絡結構的水凝膠材料。是一類具有多功能性的智能生物材料,具有動態交聯形成的多孔網絡結構,以及模擬天然組織的微環境特性。這些特性賦予其高含水量、可調控的力學性能、優異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剪切稀化流變行為。
可注射水凝膠在藥物遞送鄰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能夠實現藥物的精確遞送與可控釋放,主要體現在其微創精準給藥能力、優異的緩控釋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組織整合性,以及多功能可設計性:它們可通過注射方式微創地植入目標部位,如腫瘤組織、病灶或特定器官,實現局部高濃度給藥并減少全身副作用;其獨特的三維親水網絡結構能夠高效包載并保護多種治療劑(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細胞等),并通過物理包裹、化學鍵合或環境響應(如pH、溫度、酶、光)機制實現藥物的持續、可控釋放,延長治療時間;同時,它們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仿生細胞外基質的特性,能促進與周圍組織的整合并減少異物反應;此外,其物理化學性質如溶脹、降解速率、力學強度、剪切變稀與自愈合行為和功能如靶向性、刺激響應性可被靈活設計和調控,為構建智能、高效、安全的遞送平臺提供了強大支撐。這些特性共同使可注射水凝膠成為極具前景的先進藥物遞送載體。
基于以上背景,作者系統地描述了可注射水凝膠的最新進展。該綜述不僅深入探討了可注射水凝膠的理化特性,還構建了其分類框架,并詳細列舉了合成此類水凝膠所使用的材料以及交聯方法。此外,作者還詳細闡述了可注射水凝膠在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藥物遞送領域的應用(圖1)。最后,文章客觀地指出了當前可注射水凝膠所面臨的挑戰,并展望了其未來的研究方向。綜上所述,該綜述為未來面向精準醫療的可注射水凝膠設計提供了有益參考與指導。
圖1.可注射水凝膠在藥物遞送廣泛應用示意圖。包括合成材料(天然、合成或混合)和交聯方法(物理、化學或組合),以及藥物遞送應用(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功能性細胞和組織工程)。
本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碩士研究生郭安娜,廈門大學田華雨教授、方華攀副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央高校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