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后,身為新四軍3師師長黃克誠向中央寫信建議,派部隊進入東北接管,甚至提出派多少兵力合適。中央首長對他的來電很重視,并采納意見。在派往東北的部隊中,3師也在其中。
3師并非新四軍“土生土長”的部隊,我們知道新四軍是由南方8省紅軍游擊隊組建發展而來;3師部隊是由115師344旅主力部隊與八路軍蘇皖支隊(115師343旅一部)合并發展而來,下轄4個旅,分別是7旅、8旅、10旅以及獨立旅三萬多人。
這是一支非常重要的軍事力量,可師部領導力量并不大,黃克誠擔任師長兼政委,洪學智擔任參謀長,吳法憲擔任政治部主任,缺少為黃克誠分擔軍事工作的副手。他給華中局建議加強師部領導力量,提出洪學智改為副師長,7旅旅長彭明治擔任參謀長,上級沒有同意。又給中央建議,得到回復,劉震為第一副師長、洪學智為第二副師長兼參謀長。
上級的考慮從全局出發,劉震能擔任第一副師長,因3師是344旅發展起來,劉震是10旅與8旅的的老領導。洪學智過去是四方面軍出身,1940年才到華中工作,干軍事教育,1942年以后調任3師,對部隊情況不熟悉,加上是空降干部,在作戰部隊威望不高。如果讓洪學智擔任副師長,劉震不動,部隊上下有沒有情緒;如果讓劉震排第二副師長,基層部隊有沒有情緒?這都是要考慮到。
3師三萬多人,在行軍時沒有一起行軍,劉震率領10旅率先出發,對于擔任副師長的任職并不知情。部隊抵達東北后,他才得知自己被任命第一副師長。
考慮到東北形勢,3師展開創建根據地工作,部隊分為幾部分,7旅成為總部首長的機動部隊,其他三個旅,分散開辟根據地,劉震率領8旅一部,擔任吉江省委書記兼軍區司令、政委,管理十幾個縣,他的任務發動群眾剿匪。
當形勢不斷發展時,上級組建野戰軍,8旅、10旅與獨立旅改編為2縱,誰來擔任縱隊司令,不言而喻,從威望、從戰斗經驗、從職務排序來說,劉震不二人選。
10旅過去是他一直指揮的部隊,8旅曾經是10旅一個團發展而來,而且部隊在開辟東北根據地時,8旅一直在他的領導下作戰。3個旅,只是他熟悉2個旅的情況。抗戰8年的作戰遠高于洪學智。洪學智抗戰時期獨立帶兵打仗機會不多,到東北后擔任遼北軍區副司令,協助鄧華工作。
1946年8月,洪學智被調去黑龍江軍區擔任司令,負責剿匪;1947年,剿匪任務結束后,被調去6縱擔任司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