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作為“工業糧食”,在科技發展和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可以說現在的科技競爭,掌握了芯片的最新制程工藝就是掌握了核心競爭力。
眾所周知,自從美國開始限制芯片出口之后,這可以說在半導體領域引起了軒然大波,我們的芯片代工和進口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像華為就因此砍掉了榮耀手機線。
ASML發出警告:限制只會給自己挖坑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ASML(阿斯麥爾)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美國的芯片限制是在給自己挖坑。
孤立中國芯片市場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國際半導體產業的平衡,還極大地阻礙了各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美國想重塑先進芯片產業在這大局的影響下也難以逃脫。與其想法設法對中國芯片企業進行打壓,不如專注于技術創新才是正道。
早在7年前中企就開始了浸潤式光刻機的自主研發,一旦這項技術成功研發投入生成,那么屆時美國的芯片禁令將成為一個笑話,甚至全球的半導體領域還將增加中國這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這是在給自己培養勁敵。
事實上,早在2023年當時的阿斯麥爾的CEO溫彼得(Peter Wennink)在接受當地Nieuwsuur媒體采訪的時候就已經表明態度:對中國半導體市場的孤立是沒有希望的,芯片限制只會迫使他們自己進行技術創新。
溫彼得認為,出口管制反而是對西方半導體產業的削弱。
為何說美國這是在給自己挖坑?這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中國是個很廣闊的市場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24年我國芯片進口多達5492億片,金額達到28000億人民幣,占全球芯片市場總規模的62%。請注意,數字后面的單位是“億”,從這堪稱天文數字的數據就可看出我國的芯片市場規模有多大。
根據市場數據調查顯示:2024年我們36.2%的芯片主要從中國臺灣地區購入,金額為1397.7億美元;排第二的是韓國,占比為21.7%,金額達到839.3億美元;而美國排在第七,僅占3%,金額為117.8億美元。
雖然美國是芯片產業中的老大哥,但在芯片禁令的限制下,當地的芯片企業也是有心無力,只能看著這塊香餑餑眼饞。
其次,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創新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自從芯片規則被制定實施以來,我國已有超過1200家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不僅是芯片的代工和出口被限,包括ASML的高制程EUV光刻機也在限制范圍內。(這也是ASML為何這么著急的原因,畢竟我國市場占ASML銷售額達到20%。)
在芯片規則出現之初我們就迅速制定了應對措施,國家和企業萬眾一心共同構建全國產化的芯片生態,全力推動國產替代,不僅是在芯片制造工藝上,而是從源頭開始的光刻設備都開始自主研發,力求最大限度擺脫進口依賴。
ASML對此表示,中國芯片用5年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國家25-30年的路。
如今我們自研自產的成熟制程芯片如28nm制程良品率已達到國際一線水平,突破95%。
我們的芯片進口在逐漸減少,出口額上升
如今我們的國產芯片已經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有余力進行出口。我們的芯片進口在2024年同比減少了21.02%,出口額高達5427億,上升了25.6%。
這下子ASML的警告是真的成真了,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狂妄自大只會讓自己栽了跟頭。
對于美國給自己挖坑的行為,大家有何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