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楊浦區陽光綜合活動中心內歡聲笑語不斷。第十八屆楊浦區腦癱兒童夏令營正式開營,一群特殊的“慢飛天使”,迎來了屬于他們的夏日。
現場,康復專家團隊為孩子們定制了個性化訓練計劃,挖掘他們的最大潛能。“珠子夾夾樂”“沙包投投樂”等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鍛煉手腦協調能力;“主播實驗室”帶里,孩子們在聚光燈下體驗了一把當主播的感覺;咖啡教室里,孩子們拉出了一朵“花”……
今年的夏令營特別突出“殘健融合”理念,招募健全兒童志愿者家庭與腦癱兒童共同參與,讓特殊兒童感受平等與接納,也讓健全兒童學會理解與關愛。乒乓球機體驗項目前,一對已經參加了三年夏令營的姐妹花就和小伙伴們玩得十分起勁。
長期的康復訓練,對于患者和家庭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成人也難以堅持。而康復師們如同家人一樣的關懷,讓許多家庭看到了堅持下去的希望。第一康復醫院康復科治療師朱雯琴表示,“讓‘慢飛天使’們和正常小孩有很好的溝通,是非常有意義的,有助于他們和社會的銜接。”
記者了解到, 自2008年起,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聯合楊浦區殘聯,啟動了楊浦區腦癱兒童康復夏令營公益項目。經過多年的康復訓練,不少“慢飛天使”們取得了比較顯著的康復效果,他們可以毫不怯場地登臺表演節目,也可以沒有障礙地和正常孩子上課交流。
18歲的小Y,與楊浦區腦癱兒童夏令營相伴了16個年頭。從懵懂孩童到青春少年,她從未間斷過康復訓練,每一次拉伸、每一步挪動,都是與身體的較勁,更是對生活的執著。足球場上的奔跑、羽毛球拍的揮動、鏡頭里的光影、歌聲里的熱忱,藏著她對世界最鮮活的熱愛。她主動參與為白血病患兒捐發,加入上海慈善基金會滬蒙助學項目,更讓這份熱愛不斷生長——她深知困境中的支撐有多重要,便將自己在堅持中收獲的力量化作一束束光,照亮更多需要溫暖的角落。現場,小Y同學在夏令營上演唱了一首《蝸牛》,約定明年作為志愿者前來參與。
18年來,“愛的約定”從單一的夏令營,逐漸成長為涵蓋醫療、教育、社會支持的綜合關愛體系,不僅為特殊兒童帶來了康復的希望與快樂的體驗,更凝聚起多部門聯動的公益力量,讓“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愛”的信念深入人心。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康復治療中心主任榮積峰認為,關愛這群特殊兒童的成長,不止是生理上的練習,也需要關注心理安慰。
近年來,楊浦區殘聯攜手區衛健委、區教育局、區婦聯、醫院、學校和各街道資源,先后舉辦亮.啟明“星”關愛行動、“在你的世界愛著你——星星家庭開放日”公益活動,組織孤獨癥家庭集中觀影,持續打造特殊兒童冬(夏)令營服務品牌。今年初,首屆“暖陽心語”冬令營溫暖啟航,聚焦面臨社交互動障礙、語言溝通障礙以及注意力障礙的兒童群體,通過專業康復指導與趣味活動,為他們搭建溝通與成長的平臺。從冬到夏,從孤獨癥兒童到腦癱兒童,這一服務始終以“全周期、多維度”為目標,為特殊孩子們提供康復指導、心理疏導、社會融入等全方位幫助。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