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發展,建筑工地渣土運輸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難點。渣土違規外運傾倒、運輸車輛未密閉拋灑滴漏等問題不僅影響市容環境,更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目前,楊浦區城管執法局通過建立“工地渣土治理”智能應用平臺及全鏈條執法聯動機制,使工地源頭渣土運輸違法違規行為有了及時有效的全流程治理。
“智慧之眼”下,違規渣土無處藏
夏日炎炎,楊浦某在建工地上,區城管機動執法中隊一級行政執法員李宇杰正仔細檢查著一輛渣土運輸車輛。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執法行動并不是源于市民投訴和日常巡邏,而是根據楊浦數字城管智能系統平臺的實時監控信息。
李宇杰介紹,楊浦數字城管智能系統平臺如同一雙 “智慧之眼”,執法人員收到平臺發出的預警信息后,可從系統中快速調取涉事車輛和工地的完整檔案,并在15至20分鐘內趕赴現場處置,大幅提升了執法效率。
這樣的轉變讓企業工地也大呼“輕松了許多”。某在建工地項目經理表示,相比以往頻繁應對檢查卻整改無措的情況,如今城管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無事不打擾”的監管方式。這種轉變既讓他們感受到優化營商環境的溫度,又促使工地自覺加強日常管理。
全流程閉環
管執聯動筑牢治理最嚴防線
“發現-派單-處置-反饋”全流程閉環,楊浦數字城管“工地渣土治理”智能應用平臺主要依托新一代AI計算技術開發而成,其中包括影像邊緣計算、圖像語義分析、智能比對推送、遠程問詢轉寫等技術。通過部署的智能布控球,平臺能夠實時采集工地渣土運輸視頻數據,經過AI智能分析后可實現各類管執數據的實時調閱、及時研判、快速響應。
同時,結合楊浦出臺的建筑工地工程渣土治理全鏈條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平臺還能夠實現對進出工地渣土運輸車輛的全天候監管和全流程治理模式,強化文明工地的創建。
智能監管顯成效
與此同時,通過市城管執法局、市綠化市容局、區建管委、區數據局等信息平臺,整合匯聚了建筑垃圾管理、智慧工地管控等多源數據,實現管理與執法信息資源互聯共享;通過部署智能布控球,實時采集工地渣土運輸視頻數據,經過平臺AI智能分析,實現對工地、渣土申報、運輸企業、運輸車輛等管執數據信息的實時調閱、及時研判、快速響應。
自平臺試運行以來,楊浦城管共發現違規車輛線索300余車次,處罰違規車輛50余車次,立案查處7起,工地渣土源頭監管的智能化、精準化、科學化模式處于全市領先水準。
區城管執法局指揮中心主任張雯晨表示,截至目前,系統已覆蓋監管全區22個出土期工地,安裝50臺智能布控球。
下一階段,楊浦將根據工地動態調整監控布局,拓展應用場景、深化數據分析、強化信用監管,不斷提高工地渣土治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用數字治理助力城區高質量發展,提升民生幸福“加速度”,為楊浦建設高品質的生態生活融合區提供堅強的執法保障。
文字 |成佳佳 蔣毓敏(實習)
圖片 |成佳佳 蔣毓敏(實習)
編輯 |奚宇軒 舒昕怡(實習)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