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視為高端車型專屬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特別是城市領航(NOA)功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入尋常百姓家”。比亞迪、奇瑞、吉利等國內頭部車企近期密集推出搭載高速NOA甚至城市NOA功能的10萬元級車型,宣告“智駕平權”時代加速到來。這股普及浪潮不僅顯著提升了高階智駕的滲透率,更直接引爆了對高像素、高可靠性車載攝像頭等核心感知硬件的巨大需求,本土產業鏈龍頭如歐菲光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政策鋪路,成本下探,技術成熟:智駕普及“三駕馬車”并進
智能駕駛的快速下沉并非偶然,政策支持、成本下降與技術成熟構成了堅實的“三駕馬車”。
1.政策東風勁吹: 國家級層面,《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已納入立法計劃,旨在為高階自動駕駛(如L3級及以上)的商業化應用掃清法律障礙。地方上,北京、武漢等地率先出臺支持性法規,為城市NOA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為高階智駕的商業化進程按下了“加速鍵”。
2.成本“攔路虎”被馴服: 核心硬件成本的大幅下降是關鍵推手。以激光雷達為例,其單價從2017年的20萬元以上,一路下探至2025年的2000元以下,降幅驚人。同時,算力芯片的成本也在持續優化。疊加車企在算法、域控制器等領域的自研能力提升,使得以往僅見于豪華車的智駕功能得以大規模向經濟型車型普及。比亞迪的“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吉利汽車在自研芯片和智駕算法上的投入,都體現了本土車企推動技術下探的決心。華為乾崑ADS 3.0方案的推出,更是為眾多車企提供了成熟的高階智駕解決方案。
3.技術底座日益穩固: 以BEV(鳥瞰圖)+Transformer為代表的新一代感知算法不斷優化,多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等)融合方案日益成熟,使得城市復雜路況下的NOA功能和高速NOA的體驗顯著提升,可靠性增強,用戶接受度提高。
權威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的爆發力。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GGAI) 最新監測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含免費選裝促銷)NOA功能的新車交付量高達197.47萬輛,同比暴增162.3%! 高速NOA的滲透率正向60%以上邁進,城市NOA的滲透率也有望從個位數快速提升至15%左右。主流方案普遍采用“多攝像頭模組+域控制器”架構,搭載10顆或11顆攝像頭成為標配。
感知核心量價齊升,國產替代按下快進鍵
作為智能汽車的“眼睛”,車載攝像頭在此輪普及浪潮中迎來了真正的“量價齊升”。
- “量”的飛躍: 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正經歷爆發式增長。GGAI數據顯示,2024年ADAS攝像頭(含一體機,不含艙內)前裝標配搭載總量達到7615.34萬顆,同比增長39.2%,單車平均搭載量升至3.32顆。 搭載7顆及以上攝像頭的方案占比已接近40%。市場普遍預測,2025年中國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將歷史性突破1億顆大關,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0億元左右(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
- “質”的升級: 僅僅數量增加還不夠,性能提升同樣關鍵。為滿足高階NOA對感知精度、尤其是遠距離和復雜光照(如逆光、隧道口)識別的嚴苛要求,800萬像素高分辨率攝像頭配合HDR(高動態范圍)技術正迅速成為前視攝像頭的主流配置。理想、小鵬、蔚來、問界、吉利、寶駿、騰勢等新老勢力車型均已大規模應用。
國產力量崛起,產業鏈龍頭乘勢而上
需求的爆發與技術門檻的逐步跨越,為歐菲光等本土供應鏈企業提供了絕佳的替代窗口期。國內產業鏈正加速突破關鍵技術壁壘:
- 關鍵器件突破: 如思特威成功量產車規級CIS圖像傳感器(SC530AT/SC360AT),其M1系列ISP芯片集成了先進的暗光降噪、4幀HDR合成及LFS線閃光抑制技術,性能對標國際大廠,實現了核心器件的國產化替代。
- 模組與系統方案龍頭受益顯著:作為國內光學領域的頭部企業,歐菲光的表現尤為亮眼。自2015年布局智能汽車領域以來,歐菲光已獲得二十余家國內主流車企的供應商資質。其智能汽車業務覆蓋智駕域、車身域、座艙域三大板塊。
- 產品矩陣完備: 在車載攝像頭這一核心領域,歐菲光已實現前視(2M三目、8M雙目/單目)、周視/后視(3M、8M)、環視(1M、2M、3M)、電子外后視鏡(帶加熱2M)、艙內監控(1M/2M/5M/8M DMS/OMS)等全系列產品的量產,是國內多家車企的主力供應商。其8M高像素攝像頭方案已進入規模化交付階段。
- 系統方案能力突出:歐菲光不僅提供單顆攝像頭,更基于深厚的光學積累和系統集成能力,推出周視系統、自動泊車系統等解決方案,并能整合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提供智能駕駛感知系統套件,滿足車企對高階智駕的系統級需求。其在電子外后視鏡(CMS)領域也推出了從基礎型到智能型的兩代方案。
分析師觀點:平權浪潮下的確定性機遇
多位知名行業分析師指出,智能駕駛,尤其是NOA功能的快速普及是未來3-5年汽車智能化最確定的賽道之一。券商研報強調,硬件預埋(尤其是感知層)是車企競爭智能化的先手棋,車載攝像頭作為核心傳感器,其“量價齊升”邏輯清晰。分析師認為,本土供應商憑借快速響應、成本優勢和技術迭代能力,在攝像頭模組、鏡頭等環節的國產化率將持續提升,深度綁定主流車企的龍頭公司業績彈性更大。
平價智駕的崛起,是一場由政策、成本、技術共同驅動的產業革命。它不僅深刻改變著消費者的用車體驗,更重塑著汽車供應鏈的格局。在車載攝像頭這個感知層核心賽道,量價齊升的確定性趨勢與國產替代的澎湃浪潮交織,為以歐菲光為代表的本土龍頭企業打開了廣闊的成長空間。隨著智駕“平權”的深入推進,產業鏈的“中國力量”有望在全球汽車智能化版圖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免責聲明:圖文源自互聯網或AI,僅為分享行業發展動態,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