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商事訴訟中,法官心證有多重要?
法官心證形成的內在邏輯便是根據證據來作出判決——法官不是案件事實的親身經歷者,不清楚客觀事實究竟是什么樣,只能依據在案證據和證據規則,認定法律真實。
案件真正的爭議焦點是什么?對方有什么抗辯空間?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怎么判?一定要呈現給法官的信息是什么?
——究其根本,庭審過程是一個說服裁判法官接受其觀點的過程,將律師思維與裁判法官思維兼容是實現勝訴的最低成本路徑之一。
而說服法官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訴訟策略的制定上——必須基于案件事實、證據和法律關系,充分考慮到所有可用的證據,以及如何最有效地使用它們來支持其論點。
證據,證據,還是證據!
一方面,我國目前為止尚未制定一部單獨、統一的證據法,證據規則散亂,既不方便檢索查閱、也不方便理解適用。
——比如,提供證據的時間要求、形式要求有哪些?對自己不利的事實是否要承認?你持有或控制的證據,是否有義務提供?
另一方面,證據類型也越來越多樣,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
這些經驗都是需要在實務中一場又一場的官司中去積累的,如此才能真正領悟到敗訴了是怎么失敗的,勝訴了又是怎么贏的。
掃碼預約咨詢更多課程詳情
7月26-27日,智拾網特邀擁有12年審判經驗、辦理過4000+民商事案件的原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魏義歡老師,帶來兩天一晚超高知識密度的“民商事訴訟證據規范實務”課程盛宴,力圖直擊核心、顛覆認知。
為什么一定要聽
魏義歡老師的民商事課程?
魏義歡
原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
四川省法院庭審標兵
蓉城“卓越法官”
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12年
極強的程序法基礎加上極豐富的實務經驗,是魏義歡老師自帶的標簽。他此次傾囊相授的,便是自身12年審判經驗及實務經驗凝結而成的、在民商事庭審中通用的證據技能和出庭方法。
他知曉法院的運行機制以及法官審理重點,知道法官在想什么、審什么、要什么、關注什么,授課從來都是講方法、上干貨。
他能通過足夠多、足夠生動的真實、親辦案例讓你了解到法官思維細節,清楚地知道律師在愁什么、思考什么、需要什么,他的證據方法論一定要學!以下都是往期學員在課程結束后的真實評價:
01
“行走的法條庫,
顛覆憑經驗辦案思維!”
02
“實體程序穿透式教學,
直擊裁判底層邏輯!”
03
“燒腦!
但從此敢啃硬骨頭案件了!”
掃碼咨詢更多課程詳情
突破律師思維
透視法官思維
法官思維≠法官本人的思維,訴訟其實是一次律師與法官的合作博弈。
魏義歡老師會告訴你,法官審的是訴訟請求(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法律關系(請求權基礎)、爭議焦點、關鍵證據——因此,法官更青睞的,一定是法律關系清晰、事實理由簡潔、證據鏈條完整的律師。
魏義歡老師的課程將聚焦法庭實戰,引入典型案例模擬真實庭審情景,幫助學員精準識別法律關系與爭議焦點,強化在法庭上快速回應質疑的能力;同時,深度解析請求權基礎、抗辯權基礎等構成要素,并結合合同法、侵權法等領域的差異,確保學員能在庭審中靈活構建論點和應對反訴,提升訴訟成功率。
01
如何構建證據體系?
在對抗制訴訟模式下,證據體系的構建質量直接決定訴訟成敗。司法實踐數據顯示,近半的民事案件敗訴源于證據體系的自相矛盾。
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沖突形態各異,有的是證據間形式沖突(如不同文本記載矛盾),有的是證據鏈邏輯斷裂(如時間線無法閉合),有的則是證據與訴請的證明力偏離(如主張違約責任卻提交侵權證據)……
如何將零散的證據排列組合?如何將證據體系與訴訟思路有機結合,讓證據體系所構造的法律事實更易被法庭接受?
此次課程最創新之處,就在于打破傳統分割教學模式,將實體法(請求權基礎、抗辯規范)與證據規則(舉證責任、證明標準)動態結合,幫助大家逐步掌握從法律要件出發構建證據體系的實務能力。
02
如何全面且準確地
進行舉證、質證?
在舉證策略的制定中,舉證的時機、方式、順序以及如何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至關重要,這有助于確保法官能夠全面、準確地理解案件事實。
你的證明目的是什么?證明的法律要素或事實點是什么?哪些證據是關鍵的、哪些是輔助的?
證據的相關性如何?哪些證據與案件有直接關聯哪些、與案件無關或關系不大?
證據的優先級是怎樣的?哪些是核心證據、哪些是輔助證據?
證據的邏輯排序和呈現順序應該是怎樣的?如何進行組合,使之形成一個有邏輯的證據體系?
對于證明力較弱的證據,如何通過其他證據進行補強,增強其說服力?如何識別并排除那些可能對案件不利或引起誤解的證據?
在庭審中,如何清晰、有序地呈現證據,并提供必要的解釋和說明,幫助法官理解證據?如何根據最新信息或法庭反饋靈活調整證據策略?
這些舉證、質證的核心要點,你都能在魏義歡老師的引導下找到解決方法。
掃碼咨詢更多課程詳情
03
不同場景的證據形式
如何進行舉證、質證?
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變遷,證據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面對復雜案件,疑難證據的取證規范、舉證與質證要點就成為重點,律師在訴訟中所面臨的證據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和重要,要求律師了解不同證據形式的特點和法律規定,確保證據的有效性和正確性。
比如種類繁多、真偽難辨的私文書證,如何精準把握其核心特性與潛在風險?面對不同種類的私文書證(如合同、遺囑、字條),它們在訴訟中的作用機制有何不同?當對方亮出私文書證,如何從簽名、印章鑒定等入手,運用專業眼光或啟動鑒定程序,對其真實性與合法性發起精準打擊?
比如面對專業權威的鑒定意見,是否只能被動接受?當一份鑒定意見書呈堂,審查重點應該指向何處?
比如電子數據,如何確保其原始性、真實性與完整性?電子證據取證程序復雜、極易篡改,如何構建嚴謹的舉證邏輯?對手質疑來源不明或被污染時,又如何反制?
再比如當事人陳述。“具結保證書”能否真正約束當事人并提升其陳述的可信度?如何在特定情形下減輕己方的舉證負擔?如何引導法官重視有利于己方的陳述,同時削弱對方不可信的“故事”?
面對證人,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剝絲抽繭、戳穿謊言或揭示關鍵細節?質證書面證言時,如何捕捉自相矛盾之處?
刑民交叉案件中,前案結果能否為我所用?
魏義歡老師將聚焦私文書證、電子數據、鑒定意見、當事人陳述等七大場景傳授舉證質證實戰指南,這些策略與方法,你都能在他深入淺出、聚焦實務的精彩講解中找到破解之道。
以下為課程大綱↓
課程收獲
重塑·證據體系思維
打破傳統分割教學模式,將實體法(請求權基礎、抗辯規范)與證據規則(舉證責任、證明標準)動態結合,從法律要件出發構建證據體系
打通·證據攻防全鏈
系統梳理訴訟證據規則、證據裁判要點,詳解證據收集方法和保存技巧及在庭審中的有效運用,在證據對抗中搶占先機
構建·裁判思維閉環
從法官視角、七大場景講解如何準確舉證、質證,強化將證據規則嵌入法官思維的能力,打通“事實→要件→證據→裁判”全鏈路
沉浸·實戰演練互動
特設最高院真實庭審、親歷庭審點評及模擬演練環節,洞見法官思維盲區與決勝細節,實現“教科書規則”到“法庭博弈”的無縫轉化
報名信息
課程時間:
2025年7月26日(周六)-27日(周日)
課程地點:
廣州
掃碼咨詢更多詳情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