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當正餐,主食幾乎不碰。12歲男孩長期靠零食吃飽肚子,持續高燒不退,危及生命。經緊急輸血并補充維生素,才救回一命。7月14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了解到這一病例。
“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啊!”前幾日,江都人民醫院兒科急診來了焦急的一家人。12歲的男孩小張因持續高燒不退、精神萎靡被緊急送醫。誰能想到,看似普通的“發燒”,竟是長期挑食埋下的健康炸彈——檢查結果顯示,小張患上重度巨幼性紅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最低僅44g/L,不足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已危及生命。
兒科病房里,小張臉色蒼白,身體虛弱。其父張先生懊悔地說,夫妻二人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看,“他從小就挑食,不喜歡吃飯,就喜歡喝可樂、吃薯片,家里零食從來都沒有斷過。爺爺奶奶心疼孫子,總想著‘喜歡吃就多買點,沒多大事’。誰能想到,時間一長,孩子竟然把零食當成了主食,正餐一口不碰。”據介紹,7月2日起,小張開始發燒,體溫反復超過39℃,在家附近診所服藥、掛水都不見效。“孩子燒得迷迷糊糊,嘴唇白得像紙,我們才趕緊送大醫院。”張先生說。
江都人民醫院兒內科副主任吳雪介紹,經過血液檢查和骨髓穿刺,小張被確診為重度巨幼性紅細胞性貧血,“正常孩子的血紅蛋白應在140g/L左右,他最低時只有44g/L,造血功能已經嚴重受影響,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心衰等致命并發癥。”
“罪魁禍首就是長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吳雪告訴記者,小張體內維生素B12嚴重缺乏,這種營養素主要存在于肉類、肝臟、蔬菜等天然食物中,膨化食品和碳酸飲料里幾乎沒有。維生素B12是造血和神經系統健康的“基石”,長期缺乏會直接導致紅細胞生成障礙,引發貧血。
記者了解到,經過緊急輸血、補充維生素B12等對癥治療,小張的血紅蛋白逐漸回升,體溫趨于穩定,已于近日康復出院。醫生反復叮囑,出院后必須徹底糾正挑食習慣,保證主食、肉類、蔬菜均衡攝入,否則健康隱患仍會卷土重來。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挑食是小事,長大了自然會好’,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吳雪說,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期,長期挑食會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攝入不足,不僅影響身高體重增長,還會降低免疫力,誘發貧血、佝僂病等疾病,甚至影響智力發育。她建議,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控制零食攝入,尤其避免將膨化食品、含糖飲料當“獎勵”;變著花樣搭配三餐,讓食物色香味俱全,提升孩子對正餐的興趣;家長要以身作則,帶頭不挑食,營造健康的家庭飲食氛圍,“孩子的健康沒有‘回頭路’,對挑食放任不管,可能付出沉重代價。”吳雪呼吁,家長無論多忙,都要關注孩子的飲食均衡,千萬不要一時“心軟”!
通訊員 兆敏 備備 康潔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校對 陶善工
圖源:CF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