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近日,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藝心向黨·紅韻宜川”團隊,赴陜西省宜川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7天時間里,師生們以“尋根鑄魂+賦能發展”為雙主線,既沿著紅色脈絡追尋革命記憶,走進社區開設紅色美育課堂,又深入探訪文旅產業創新路徑,挖掘非遺技藝傳承密碼,將課堂所學轉化為服務縣域發展的青春能量。
在社區開展紅色美育課堂。主辦方供圖
在秋林抗戰紀念地,團隊通過工字型窯洞內的文物展陳、防空地道的舊跡觸摸,結合“秋林記憶”宣傳片的脈絡梳理,直觀感受全民族抗戰的艱辛與壯烈;在八路軍駐二戰區辦事處舊址,同學們撫摸11孔石窯洞的斑駁墻壁,重溫1939年統一戰線工作前沿的歷史現場……
與非遺傳承人對話。主辦方供圖
在美育課堂上,團隊通過《衛我中華,吾國有我》主題演講激發愛國情懷,引導孩子們賞析《開國大典》等紅色藝術作品,并組織繪畫創作。在校地合作座談會上,宜川縣文旅局局長王瑾鵬提出文創同質化、市場局限等痛點,團隊表示,從紅色文創、非遺創新、黃河文化三方面切入設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