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問
問:車等如何?
答曰:車者,夏后氏奚仲造之,古音居。行居人也。今曰車。車者舍也,行如舍故。乘者,駕也;《周禮》云:載也。輦,挽車也;人前引之,古卿大夫皆亦乘之,自漢已后天子乘之,故今天子皇后所乘者曰輦。輿者,《說文》云:「車,輿也。」又云:「無輪車也。」作轝非體。欄,鉤欄也。門遮也。楯,檻也;縱曰楯,橫曰欄。華蓋者,西方暑月,持之遮熱。
今謂:釋名雖爾,須會此經(jīng),意亦如前。
又曰:《唯識》云:「具足攝受,方成度相。」
頌曰:「安住與依止,意樂及事業(yè),巧便向清凈,度成由此七。」于此中但舉回向一。
今謂:雖有清凈之言,為有相耶?為無相耶?非相非無相耶?與《華嚴》、《般若》施為法界,及《攝大乘》與《大品》中度度攝六,為同異耶?
又曰:施有五種。謂至心、信心、隨時、自手、如法行舍,此五即攝七中事業(yè)。
今謂:既攝入七,問意同前。都無《般若》無住相故,亦無《楞嚴》互相攝故。
第六十二問
問:此中經(jīng)文六度之相雜亂次第,二種何所表彰?
答曰:雜在地前,次在登地。
今謂:教純、行雜,一切皆然。純雜相望,乃雜進而純怠。何者?正行施時,未修余故。
又云:若云:「初地成就檀波羅蜜」,「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今謂:不審初地菩薩為破何戒?違何則瞋?不行何行?何惑所亂?有何愚癡?世人但知信權教而回轉,不窮實以歸宗。今文因光所見,乃見地上地前,及以七地尚乃不知,地前為何所表?不判所表,徒設余辭。況所釋行相,全同人天戒善而已。
第六十三問
問:從「或有菩薩」至「無上道」,文相如何?
答曰:初之一行,是后得智。
今問:后得智體,獨在于佛,亦通菩薩。若根本智在佛獨有,如何后得屬菩薩耶?故知深是不要此解。
第六十四問
問:「爾時文殊」至「大士」,何義理耶?
答曰:此答成就也。
今謂:大文雖即在答成就,今此初文,是經(jīng)家序出答人,非答成就文也。《論》中但云:「文殊師利以宿命智,能答彌勒。」不云此文為答成就。分文既誤,何足可怪!
第六十五問
問:從「如我惟忖」去文,是何義耶?
答曰:《論》分此文,云:「成就十種事,初是大義因成就。」經(jīng)但五句,《論》有八句,應作四對。
今謂:《論》以八句釋于五句,何須以增句,添經(jīng)文耶?廣如疏記。
第六十六問
問:十號名義何?
答:《瑜伽》云:「無上丈夫調(diào)御士,薄伽梵為第十,即世尊也。」故知如來,是下九號之總序也。
今謂:此亦譯人意別,何足和會?什公善曉音辭,計無忝于新學。所譯經(jīng)論皆如此經(jīng),何得后譯獨為前后?故笈多《添品》一句不改,后代豈可過笈多耶?
第六十七問
問:「頗羅墮」,唐名何等?
答曰:此婆羅門十八姓中之一。可爾。
第六十八問
問:「八王子」名,為何表詮?
答曰:應為四對:一、大智大悲;二、了有了空;三、進善破惡;四、達偽知真。
今謂:直聞所對,對甚分明。及至屬名未為的當,如何有善,名為悲智?無量及寶,為了有空;唯進善破惡,稍欲相似;響雖虛假,不可全偽,法通真俗,未必無假。
第六十九問
問:「彌勒當知」至「汝身是也」,此是何文耶?
答:古今相即也。
今謂:自古章疏皆云結會古今,而忽改為古今相即,何足為奇?人雖相即,事處天隔。
第七十問
問:「琉璃」是何義?
答曰:應云吠琉璃,無吠,略也。頗黎應云頗胝迦,即水精也;亦云水玉或白珠。《智論》云:「出山石窟中,俗云過千年冰而化為之。」若西方地熱無冰,何物化之?但應石類。
今謂:此釋甚佳。
圖文 | 玉泉寺數(shù)據(jù)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