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每位母親原本都是著羽衣的仙女,直到她們將流光溢彩的綢緞疊進樟木箱底,任其蒙上歲月的塵埃。
我的母親是位把詩意寫在黑板上的織夢人。那些跳著圓舞曲的粉筆字,托起農村孩子走出大山的翅膀。三十五年春花秋月里,兩千多個滾著露珠的清晨,總見她推著叮鈴作響的自行車,載滿作業本的后座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自我記事開始,母親對我的愛護和關心就從未停止過,她日夜為我的生活、成長而操心。她渴望我得到更好的照顧,她每一天都在為我的生活而忙碌著。母愛是永不枯竭的白楊,可以讓我們每時每刻感受到春天的溫柔,夏天的激情,秋天的豐碩,冬天的溫暖!當我們生病時,母親總是徹夜不眠地陪著。記得那是個夏天的夜晚,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我因喉炎生病發高燒,躺在床上,額頭熱得像火爐一樣。我家離醫院比較遠(大概有10公里),爸爸還沒回到家,那個時候家里的最豪華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當時心急如焚的媽媽不顧一切,給我穿好衣服,小心翼翼的把我放在自行車的兒童安全座駕上,騎著自行車匆匆趕往醫院。路途中,我昏昏沉沉靠在她的背上,隱約中感到自行車輪在路上快速的轉動,不時還回頭關切的看看我,臉上的汗水滴在了我的手上,熱乎乎的;背上的汗水浸濕了我的胸膛,暖烘烘的。耳邊還一直響著媽媽喘粗氣的聲音。就這樣她一口氣把我載到醫院。雖然媽媽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可當她從醫生那里得知我的病情并不是很嚴重時,焦急的表情立刻舒緩了許多。打點滴的時候,我不知不覺睡著了,一覺醒來,仍然看見母親坐在病床邊,從母親紅腫的眼睛里看到了她焦急等待和精神的惶恐,我知道她一夜沒合眼。當她看見我醒來時,激動地擁抱著我,親切的問:“寶貝,你怎么樣了?好些了嗎?”頓時,我感覺到,她那流燙的淚水滴在我的額頭上。我知道,這絕不僅僅是感情激動的淚珠,更多的是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對我深深的愛……。
作為教師子女,我曾在罰抄的深夜里怨恨過那份嚴苛,之前我老是存有僥幸心理,因為她是老師,所以我覺得即使我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因為有這種親情關系,肯定是不會被處罰,事實證明,我錯了,我比其他同學懲罰的更慘,別人寫10遍,而我要寫20遍,不允許吃飯,我用哀求的眼光默默的看著母親,但回應我的是更嚴厲的目光。那時,我是多么恨她,恨那該死的作業,甚至曾今還有我到底是不是她親生的懷疑,直到后來結婚我也榮升為母親,才懂得讀懂她眼中跳動的火焰——那是一個靈魂引路人對真理近乎潔癖的虔誠。那種嚴格也是一種愛,一種老師對學生恨鐵不成鋼的愛,她對我的教誨不是無數的四十五分鐘所能包含的,乃是影響我一生之久的。
如今,歲月將母親的青絲染作梨花,那個深夜為我搖落星辰的仙女并未老去。她只是把魔法藏在每日清晨的溫粥里,藏在難舍的針腳情懷中,藏在淺淺的問候牽掛中,藏在批改作業時凝固在鼻尖的朱砂痣里,藏在三餐四季的溫柔褶皺中,藏在永不打烊的星光里,藏在康乃馨的芬芳里,藏在歲月溫情明媚的絮語中。在這個被公式與詩行填滿的童話里,母親始終是未解的方程,是永不褪色的月光,是解構我整個宇宙的萬有引力。
文章配圖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學顧問 :魏新懷 劉虎林 高延平 劉玉東 張湛武
主 編 :劉 亮
副 主 編 :白海平 吳生斌
執行主編 :李綏寧
解說編輯 :陳 軍
播 讀 :高冬梅
圖文編輯 :高婷婷
監制|劉亮
審核|張生燕
責編|白騰 劉強
編輯|崔春娥 高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