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會虧,不知道會虧得這么慘烈。
2017年買進龍華梅林關片區的地鐵口物業,總價504.2萬,如今房產被法拍,最終以77.3萬成交。
相比起買入價,8年血虧85%,虧了420多萬。
幾乎血本無歸。
龍華地鐵口物業,不漲反跌!
8年虧了11萬/㎡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法拍標的物的情況:
這套房源位于龍華白石龍地鐵站旁,屬于玖龍薈的商鋪,建面約39.88㎡,業主于2017年買入,總價504.2萬,單價約12.6萬/㎡。
8年時間,商鋪價值不增反跌。
今年6月,這套商鋪被擺上法拍貨架,評估價為94.5萬,即單價約2.36萬/㎡,相比買入價跌了超10萬/㎡。
▲ 圖源京東拍賣
一拍的起拍價約75.6萬,因無人報名而流拍,二拍起拍價約60.5萬,3人報名,最終以77.3萬成交,成交單價約1.94萬/㎡。
如果原業主當年是全款買入,虧損高達426.9萬;
如果原業主為貸款買入,業內人士分析,商鋪可以做到首付4.5成,首付約226.8萬,貸款277.2萬,按揭10年,按當時的商業貸款利率5.39%(基準利率4.9%上浮10%)來計算,月供約3萬。
供樓8年,本息約287萬,加上之前的首付,原業主實際支出約514萬。
成本價514萬 VS 如今成交價77.3萬,滿屏都是“虧麻了”。
而根據法院裁定書,原業主欠債約264萬,這套商鋪的成交抵債不足四成。
當年“天價鋪”賣出158萬/㎡
如今一鋪坑三代?
事實上,如果分析上述法拍商鋪如此“賤賣”的原因,大致有3個:
1、位置。
雖然玖龍薈就在地鐵口,但客流較旺的僅有與地鐵口接壤的臨街商鋪,而上述商鋪屬于內街鋪,客流少。
@深圳買房計劃 近日實探玖龍薈發現,商場臨街商鋪,尤其是半地下室這層基本都做了餐飲,光是奶茶咖啡店就有6家,也是這一層客流較大。
內街鋪基本是美容養生、推拿按摩以及早教類,還有很多鋪位正在招租。
▲玖龍薈
據樂有家APP顯示,目前玖龍薈有97套商鋪在放租。
▲圖源樂有家APP,截圖于2025年7月14日
2、租金
商鋪投資,一直以來都是追求高租金,借此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查看樂有家APP,玖龍薈放租的商鋪建面約18-104㎡,月租金在3600-28000元之間,當中底層臨街商鋪、樓上臨街商鋪和內街商鋪的價格也不同。
當中,一套約56.92㎡的內街鋪,房東的報價是租金3800元/月。
假設上述法拍商鋪以3800元的價格放租,對于原業主而言,租金回報率不到1%。
當然,此前實際放租情況可能比如今樂觀,租金回報率大概會更高一些。
3、商鋪這類產品不再受市場歡迎。
除卻標的物本身的硬傷外,最大的原因是如今商鋪已經不再受市場歡迎。
電商的沖擊、產業轉型,導致實體店鋪寥落,即便是南山海岸城、寶中這樣的繁華商圈,也有臨街商鋪顯得蕭條。
深圳商鋪曾經也有輝煌史。
2003年前后,華強北電子產業黃金時代,據檔口店主說,位置好的鋪位最高賣到60萬/㎡。
2012年,人潮洶涌的羅湖東門也曾經出現過天價鋪,32㎡,158萬/㎡,分租給絕味鴨脖、天美匯和糖炒板栗三家,月租金合計20萬左右。
▲東門“天價鋪” | 圖源網絡
如今都成了過眼云煙。
坊間有一句話調侃現在的商鋪產品:“一鋪坑三代,人走坑還在”。
曾經一鋪難求的華強北,今年3月賽格廣場一個3.85㎡的檔口被法拍,成交價約18.8萬,而原業主2004年買進的登記價為24.4萬。
這個檔口或許曾經有很高的租金回報率,或許早已回本。
而單從成交價來看,現在市場對于商鋪這類產品,已經撕去了濾鏡。
如今還有買了不虧的商鋪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免費福利來啦?。∈辗亢笙胍蛟靿粝胫械臏剀靶「C,卻對裝修一籌莫展?別擔心,我們準備了一份裝修干貨!從材料選購到施工技巧,從風格搭配到預算控制,解決所有裝修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