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眼瞅著7月20日就要入伏了,
這標志著一年中最悶熱潮濕的時段正式拉開帷幕。
三伏天里,氣溫飆升,雨水增多,人體就像被放進了一個大蒸籠里,濕熱交蒸,讓人渾身難受。
這時候,養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飲食調整更是重中之重。
入伏飲食禁忌:先“忌姜”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姜”的說法,不少人都覺得夏天吃姜能養陽,對身體好。
但您知道嗎?入伏之后,姜可不能隨便吃了。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夏季氣溫高,人體陽氣本就趨于體表,體內相對虛寒。
但此時外界環境濕熱,若再食用生姜這類溫熱性的食物,就如同“火上澆油”,很容易導致體內熱氣積聚,引發上火癥狀,像口干舌燥、咽喉腫痛、便秘等。
尤其是對于那些陰虛內熱、痰濕體質的人來說,吃姜更是會讓身體的不適感加重。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生姜中含有姜辣素等成分,雖然能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但在夏季過量食用,可能會刺激胃腸。
所以,入伏之后,咱們還是先把姜放一放,等過了這悶熱的四十天再說。
3鮮
冬瓜。冬瓜可是夏季的“明星食材”。
三伏天里,人體容易積聚濕氣,導致水腫、食欲不振,這時候吃點冬瓜,就能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濕氣。
而且冬瓜的熱量極低,富含膳食纖維,無論是清炒、煲湯還是做成冬瓜茶,都是減肥人士和養生達人的心頭好。
冬瓜薏米排骨湯
將冬瓜去皮切塊,薏米提前浸泡,排骨焯水后與薏米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煮1小時,最后放入冬瓜塊繼續煮15分鐘,加鹽調味即可。這道湯清爽不油膩,既能祛濕又能補充營養。
絲瓜。三伏天里,很多人都會出現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的情況,這時候吃點絲瓜,就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而且絲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能夠美白肌膚、延緩衰老,是愛美人士的夏季首選。
蒜蓉粉絲蒸絲瓜
將絲瓜去皮切段,粉絲提前泡軟,蒜蓉切末備用。在絲瓜段上放上粉絲和蒜蓉,淋上少許生抽和香油,放入蒸鍋中蒸10分鐘即可。這道菜口感清爽,蒜香濃郁,是夏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蓮藕。三伏天里,人體消化功能減弱,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這時候吃點蓮藕,就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而且蓮藕中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夠吸附腸道內的有害物質,促進排便。
涼拌蓮藕片
將蓮藕去皮切片,放入開水中焯燙1分鐘,撈出過涼水備用。在碗中放入蒜末、生抽、醋、香油、鹽和糖,調成醬汁,淋在蓮藕片上,撒上少許蔥花和芝麻即可。這道菜酸辣爽口,開胃又解暑。
2豆
綠豆。三伏天里,人體容易中暑,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這時候喝點綠豆湯,就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而且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增強免疫力。
綠豆百合湯
將綠豆提前浸泡2小時,百合洗凈備用。將綠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放入百合繼續煮15分鐘,加冰糖調味即可。這道湯口感清甜,既能消暑又能潤肺。
扁豆
三伏天里,人體容易積聚濕氣,導致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這時候吃點扁豆,就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而且扁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扁豆燜面
將扁豆去筋洗凈,切成段備用。面條放入開水中焯燙至半熟,撈出過涼水備用。鍋中放油,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扁豆段翻炒均勻,加入適量清水和醬油,放入面條,蓋上鍋蓋燜煮5分鐘,最后收汁即可。這道菜口感筋道,扁豆軟糯,是夏季餐桌上的美味主食。
三伏天雖然悶熱難耐,但只要咱們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多吃“3鮮2豆”,少吃生姜等溫熱性食物,就能輕松度過這四十天。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讓大家在夏季里吃得健康、吃得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