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放
原蘇北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
《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專家顧問
原文為《大眾醫(yī)學(xué)》約稿,發(fā)表于2018年1月期刊
已授權(quán)《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轉(zhuǎn)載
做菜離不開食用油,油不僅可以增加食物的風(fēng)味,還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同時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脂肪是七大營養(yǎng)素之一,我們需要它。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廚師說:油多不壞菜;
營養(yǎng)師說:油多會增加得慢性疾病的風(fēng)險。
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高脂肪”食物可算是奢侈品。
在充滿美食誘惑的當下,我們吃的脂肪大大超量:胖子多了;血糖、血脂高了。如果不加以限制,后果可想而知。
在春節(jié)期間大魚大肉、油煎油炸……過年胖三斤那是少的。
減油并不意味著越少越好。脂肪是重要的營養(yǎng)素,不能沒有。
可是也不能放縱呀,瞧瞧現(xiàn)在的供求關(guān)系:“供油”遠遠地多于“需求”,供求嚴重失衡。不信請看數(shù)據(jù):
需:每天烹飪用油的推薦量是25~30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供:約80%的家庭用油量超過42克/日/人(平均);
超10多克?沒多少呀,你可能會這么想。且不說這42克是平均數(shù)(事實上不少人遠高于這個數(shù)),小身材大熱量說的就是脂肪:12克油 = 200毫升牛奶的熱量≈100克米飯。
一樣的熱量,不一樣的身材。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其實,肥胖與“三高”人群,建議量是20克。20克就是家用調(diào)羹2勺,這是1個人的全天的量,換言之,一日三餐無論做幾道菜還是下碗面,用的都是這2勺油。
因為有很多脂肪無法避免,所以我習(xí)慣把食用油控制在2勺,目的是留部分空間給美味。比如說我喜歡濃稠絲滑的酸奶(高脂),明知脂肪含量高,可是200毫升里的8克脂肪并沒有超出我預(yù)留的量(10克)。
少用油:全天總量控制。以一家三口為例,建議每人20克(預(yù)留10克),全天總量控制在60克。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巧用油:
清蒸與油炸
5克油的清蒸鱖魚:一條500克的魚,放些蔥、姜、蒜、鹽、料酒,再淋上半調(diào)羹油(5克)上蒸鍋10分鐘。
150克油的松鼠鱖魚:同樣500克的魚,放很多的輔料調(diào)料,用豬油2斤(實耗約150克)油炸。
清蒸魚的鮮美與松鼠桂魚香脆我都喜歡,解決的方案是:清蒸魚作為家常菜;油炸魚偶爾為之。(這是30倍的差別呀!)
熱拌與清炒
無油的腐乳小青菜:250克小青菜,洗凈焯水,趁熱放半塊腐乳拌勻。
15 克油清炒青菜:250克小青菜,沒有1調(diào)羹半的油還真炒不出來。
小青菜水嫩水嫩的適合水養(yǎng)(寬水焯),油與高溫只會讓它脫水(炒著炒著出水了)。
油煸排骨改水煸
習(xí)慣做法:糖醋排骨的第一步是油煸(家庭做法)或過油(飯店做法)??墒强此剖菔莸呐殴?,卻藏有20%多的脂肪,如果再額外加油,那你吃的每一口肉中有近1/3吃的是脂肪。
不加油的做法:加水煸至肉色由紅變表面發(fā)粉白色后加醬油、糖醋等。
烹飪油很純粹,脂肪含量都超過99%,多吃不利于健康。
日常飲食別說沒提醒你:油多菜好吃,好吃有代價哦。
《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編輯部
本站動態(tài)欄:
截止到 2025 年 7 月 15 日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guān)注人數(shù)為:400531 名。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