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各地氣溫逐漸升高后陸續出現用電高峰,各大電廠煤炭消耗量顯著增加。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武鐵”)全力組織電煤鋼材、化肥等物資運輸。7月12日,武漢北編組站單日辦理貨運列車車輛達28060輛,創建站以來歷史最高紀錄。
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的武漢北編組站,地處路網中心京廣、京九鐵路大動脈的交會點,連接香爐山、吳家山、舵落口等中歐班列與鐵水聯運樞紐站,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貨物集散核心。
該站技術科工程師馮虎介紹,暑運是鐵路最繁忙的時段之一。武漢北站為落實國家“貨運增量行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打出“硬實力+軟實力”組合拳,讓鐵路貨運暢通高效。
“硬實力”就是造就超級鐵路貨運樞紐。自去年年底完成的擴能改造工程后,共鋪設172條股道的武漢北編組站成為全國鐵路車站中擁有線路最多的車站。車站擴能改造后,隨著股道數量的增加,站場布局、咽喉通道、信號系統、調車設備等帶來全方位的優化升級。為武漢北編組站裝上了更強健的“骨骼”和更靈敏的“神經”,讓其具備了同時高效處理多方向、大密度車流的“硬核”能力,為日辦理量沖擊歷史峰值奠定了基礎。
“軟實力”就是賦能驅動效率升級。武漢北編組站采用的站場作業智能分析平臺是軟件賦能的核心引擎。如同一個全天候無休的“智慧大腦”,實時采集海量數據,運用算法模型進行深度學習和動態推演。精準預測車流到達和解編進度,智能生成最優的接續方案。同時不斷優化日班計劃編制與現場執行的協同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確保調度指令精準、快速、無衰減地傳遞到每一個作業單元,并通過實時反饋調整計劃,大幅壓縮車輛在站中轉停留時間,讓車流“快進快出”。
“暑運以來,武漢北編組站日均辦理貨運車輛同比增長8.6%。下一步,該站將持續發揮編組場‘線路多、解編快、效率高’等優勢,‘軟硬兼施’為鐵路網絡暢通和貨運增量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馮虎說。(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翀 通訊員 王世煒)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