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聚焦人才引育、就業創業、勞動關系、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創新舉措、精準施策,全力打造“暖城·五心”營商環境品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厚植人才沃土,構筑發展新高地
深入實施“十萬青年聚暖城”計劃,動態發布人才需求目錄,今年以來共發布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崗位需求1363個。舉辦“暖城之邀”系列引才活動,赴北京、東北、華東等地開展專場招聘,同步上線國聘網“暖城之邀”專區,上半年累計舉辦引才活動137場次,引才成效顯著。優化人才服務機制,推進“人才一件事、服務一站式”服務模式。建立審核不跨日、公示發放不跨月的工作機制,提供人才政策咨詢、項目申報、業務辦理等一站式服務。人才補貼業務全流程智能審核,2025年上半年為1814名引進人才發放各類補貼6025.4萬元。強化人才載體建設,新獲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全市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實現“零”的突破。
強化就業支撐,夯實民生基本盤
持續擴大就業崗位供給,挖掘企業、重大項目用工需求超2.1萬個,登記求職人數達1.4萬人,求人倍率1.48,勞動力市場供需保持穩定。落實“0477新市民”政策,用足用好穩崗返還、社保費減免、就業補貼等政策,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已發放各類穩崗補貼4165.82萬元,減免企業失業保險費2.78億元、工傷保險費0.56億元。創新“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項目化培訓模式,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技能轉換培訓、中國特色新型學徒制培訓,已累計開展重點群體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364人次,發放各類技能提升補貼1403.95萬元,進一步提升勞動者崗位適配度。推動建立“及時發現、優先服務、分類幫扶、動態管理”全方位就業幫扶機制,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2025年上半年,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2026人,實現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106人,開發就業援助崗位100個,“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動態清零”,就業保障網進一步織密扎牢。加大創業扶持力度,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770萬元,為17個大學生創業項目發放補貼資助17萬元。
優化勞動關系,提升治理新效能
創新欠薪治理模式,建立“大數據賦能分析+網格化兜底排查+鐵腳板穿透落實+下沉式精準指導”四位一體工作模式,完善工作預警、未訴先辦、工資快付直達等工作機制,派駐“雙駐雙查”網格化監管人員78人,定期對在建項目工資發放情況進行實地檢查。做好勞動用工服務指導,赴旗區、園區開展“開工第一課”專題宣講和培訓。舉辦企業勞動用工管理線上培訓班,培訓企業勞資人員811名。持續推進電子勞動合同系統應用,新組織簽訂26500份。完成286家勞務派遣企業年審和信用等級評價工作。創新推行勞動監察仲裁“一口受理”,在旗區建立“人社+法院”矛盾調解中心,在項目一線建設“農牧民工維權調解室”152個,推動欠薪治理從“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轉變,仲裁“三率”全部超過自治區標準。
深化服務改革,跑出政務加速度
率先在全區推出人社服務“5G視頻辦”,已服務群眾290人次,真正實現業務辦理“零跑腿”。積極推動人社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拓展“根數據庫”和“一表通”等人社服務場景應用。辦好接訴即辦,強化源頭治理,提升辦理質效,2025年上半年,社會保障類訴求同比下降52.38%,勞動糾紛類訴求同比下降24.87%。同時,通過短視頻、網絡直播、現場宣講等多種形式,常態化開展人社政策宣傳解讀,進一步提升了人社政策覆蓋度和知曉度。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鄂爾多斯市將持續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需求,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讓“暖城”服務更有溫度、更具吸引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呂姝沂、謝慧)
來源:鄂爾多斯市經濟合作服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