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林肯中國總裁賈鳴鏑透露,截至2025年一季度,林肯在中國的經銷商總量已降至98家。這一數字與巔峰時期2024年的150多家相比,驟降幅度高達35%。渠道網絡的急劇收縮,瞬間將林肯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嚴峻挑戰推至聚光燈下。
賈鳴鏑在談及現狀時表示,在目前恢復至約105家的門店中,大約有80家運營狀況良好,但仍有20家存在一定的運營問題。林肯官方認為105家是當前比較理想的渠道規模,并計劃在今年進行20到30家的門店更替。這清晰地勾勒出林肯中國正在進行一場以瘦身健體為核心的渠道調整。
然而,更殘酷的事實隱藏在銷量數據中,今年6月份,林肯國產車型銷量僅為2957輛,同比暴跌34%,1-6月累計銷量則為15686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42%。渠道的收縮,正是銷量持續下滑最直接的體現,林肯的戰略困境已無法回避。
林肯此舉是典型的降本增效措施,豪華品牌4S店運營成本高昂,涉及場地租金、龐大的人力開支、高價值庫存的資金占用以及持續的營銷投入。淘汰掉那20家運營存在問題的門店,將資源集中到表現尚可的80家核心渠道,無疑能在短期內降低整體運營成本,提升單店效率,為品牌止血。
不過,這劑猛藥本質上是一種被動防御,是在銷量持續失血、經銷商盈利困難下的無奈之舉。它解決了成本過高的表象,卻未能觸及收入不足的核心病灶。假如品牌本身無法持續為經銷商網絡輸送充足的客流和利潤,再精妙的渠道優化也如同在流沙上筑塔,難以支撐長久的穩定。
林肯中國還要面對更深層次的危機,產品力與品牌吸引力的顯著下滑,顯然是最致命的傷害。在席卷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中,林肯的步伐顯得遲緩且猶豫。至今為止,林肯缺乏一款能夠真正引爆市場、定義品牌未來方向的明星級純電產品,在新能源領域仍未建立起清晰的技術標簽和用戶認知。
同時,在競爭已呈紅海態勢的傳統燃油豪華車領域,林肯的產品矩陣也未能形成足夠差異化,也未能創造出極具說服力的價值感優勢。面對德系三強奔馳、寶馬、奧迪的強勢擠壓,以及凱迪拉克、沃爾沃等對手的貼身肉搏,林肯的車型在技術亮點、設計語言、用戶體驗等方面,似乎都未能有效擊中當下中國豪華車消費者的核心訴求。
林肯的處境并非個例,它集中展現了傳統二線豪華品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變化最快的汽車市場所面臨的共同挑戰。以特斯拉、蔚來、理想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憑借直營模式帶來的價格透明、用戶體驗高度統一、運營效率提升等優勢,對傳統4S店重資產、高成本、依賴批售壓庫的分銷體系構成了降維打擊,使得過去依賴經銷商網絡擴張拉動增長的模式顯得笨重且昂貴。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尤其是新崛起的年輕豪華車買家,對豪華的認知正在快速改變。科技感如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極致的智能化體驗、無縫連接的用戶生態服務,已成為超越傳統真皮實木物理豪華感的新核心價值點。未能敏銳捕捉并引領這一價值觀轉變的品牌,必然面臨用戶心智份額的流失。
更不容忽視的是,以蔚來、理想、問界、極氪等為代表的中國本土高端新能源品牌,憑借更貼合本土用戶需求的產品定義,例如大空間和家庭場景、更激進的科技配置投入、更靈活創新的服務模式如換電與超充以及快速迭代的能力,正從德系三強到所有二線豪華品牌手中強勢搶奪市場份額。豪華車市場的競爭維度已被徹底拓寬和重構,技術、生態和用戶體驗成為新的角力場。
對于林肯而言,當務之急是跳出收縮渠道以求生存的慣性思維,實施更具前瞻性和根本性的戰略破局。首要突破口在于電動化戰略必須破釜沉舟,摒棄過渡性質的油改電產品,加速推出基于純電專屬平臺、具備真正競爭力的旗艦電動車型。這些產品需要在核心性能續航與補能效率、智能駕駛特別是符合中國路況的高階輔助駕駛功能、智能座艙等維度直面新勢力標桿,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技術決心與誠意。
與此同時,智能化體驗的深度重構同樣是林肯必須贏下的關鍵戰役, 徹底擁抱中國本土領先的科技生態,深度合作或自研,打造真正領先、易用且符合中國用戶習慣的智能座艙系統和高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將智能化體驗從配置升級為品牌的核心價值主張和差異點。用戶體驗是智能豪華時代的新基石,林肯需要在此建立獨特的認知。
品牌價值的精準重定位也至關重要,在傳承美式豪華基因的同時,必須注入符合中國當代用戶價值觀的新內涵例如先鋒科技感、用戶共創理念、可持續發展承諾等,講好新故事,讓品牌形象煥發新生,與年輕一代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最終,渠道模式也需要融合創新,探索靈活多元的組合方式,例如嘗試代理制模式,即由廠商控制售價和用戶體驗,經銷商則專注交付和服務環節,在核心城市布局直營體驗中心,同時賦能并優化轉型成功的優質傳統經銷商網絡,目標是構建一個線上線下無縫銜接、高效響應、體驗一致的全新服務體系。
汽車網評:林肯經銷網絡的收縮,清晰呈現出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以及本土新勢力沖擊下的普遍困境。單純優化渠道只是表面文章,無法應對競爭規則的根本改變。豪華車市場的勝負手,已轉向能否以突破性的產品實力、契合當代精神的品牌價值以及創新的用戶服務生態,重新贏得消費者的心。轉型窗口正在收窄,行動刻不容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