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都要拋棄房地產了。
BFC外灘金融中心被復星擺上貨架散賣了!這棟樓是他的。這棟樓的背后,還牽扯了一段15年前的大佬恩怨。
當然,買賣被外界解讀為,復星要放棄房地產的一個信號。
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復星系”實控人郭廣昌的財富值為315億,對比2020年640億的身家已縮水過半,他是曾經的上海首富。
你別說,他長得越來越像李超人的中年時期了,對不?
首富把這部分賣給誰了呢?有市場消息稱,一家中國頭部的通訊公司買下了BFC外灘金融中心S2棟超過6000平米的辦公樓面積,成交單價超13萬/平米。
最近還有成交。
今年初,還曾有市場消息說,BFC外灘金融中心一個樓層的辦公樓也出掉了,單價也是超過13萬/平米。
散賣是BFC現在銷售的主要模式。BFC外灘金融中心的辦公樓不是第一次拿出來散賣了。去年上半年就有某國企一次性買下兩層辦公樓自用,總金額5.3億元,單價僅11.5萬/平米。
而且絕對沒想到的是,從單價上看,BFC外灘金融中心漲價了!漲幅13%!
在現在這種行情下,散賣,還漲價了,這絕對是超人一般的存在。
具體說一下為什么這個資產這么好。
BFC外灘金融中心包含S1、S2兩棟180米高的超甲級辦公樓、N1、N2、N3三座獨棟辦公樓,以及約9.6萬平米的購物中心,約4000平米的復星藝術中心和約3萬平米的萬達瑞華酒店。
現在兩棟寫字樓和三座獨棟辦公樓都被擺上了貨架,對外的報價不低:
超甲級辦公樓標準層2400平米,單價9-16萬元,總價1.7億起;
S2的27-41層被設計成商住公館,27-30層,整層2386-2410平米,40、41層復式2337平米,單價16.3萬/平米起,總價3.8億-5.1億元;
N1棟產權面積10837平米,單價15萬/平米,總價16.25億;
N2棟產權面積12851平米,單價14萬/平米,總價18億;
N3棟產權面積5265平米,單價16萬/平米,總價8.42億。
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段,僅公館和三座獨棟,報價總金額就超過85.37億元。
這個項目背后的故事就更多了,項目原來聚集地四個大佬,都是地產圈當年神一般的人物。
遠在美國的潘石屹,賣掉綠城的宋衛平,以及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獲刑十九年的戴志康,看到BFC外灘金融中心現在這個行情,估計心都要碎了!
BFC外灘金融中心是15年前的上海外灘地王,SOHO中國創始人潘石屹曾經為了這個項目不惜與復星集團創始人郭廣昌大打出手,對簿公堂。
好遙遠的名字,好遙遠的人和事!
2010年2月,上海外灘8-1地塊以92.2億元的價格被上海證大競得,成為當時上海最貴的出讓地塊。
上海證大集團的創始人,正是曾經的上海灘金融大佬戴志康。當時上海證大賬上僅有5億元,投標書顯示,其銀行存款加凈資產總額不過30億元。
戴志康人菜癮大,自己沒錢,但是想買。
所以,戴志康成立了上海外灘地王的項目公司上海海之門房地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然后把郭廣昌的復星集團和宋衛平的杭州綠城都拉了進來。
交易完成后,海之門由浙江復星、上海證大和杭州綠城分別占股50%、40%、10%。持股50%的復星國際成為外灘8-1地塊實際的控股股東。
好景不長。
2011年12月29日,潘石屹突然橫插一腳。SOHO中國宣布,以40億元的價格從上海證大、杭州綠城手中收購了海之門50%的股權。
然后,這個事情就突然復雜了,一個殼里有四個不肯讓步的大佬,事情能簡單嗎?
收購第二天,復星集團就提出自己享有“優先購買權”,SOHO中國的收購無效!隨后,復星一口氣就把SOHO中國、綠城、上海證大等涉及股權轉讓的6家公司告上了法庭。
這個事情能夠看出來,郭廣昌確實是大佬中的“戰斗機”。
“小趴菜”潘石屹只好出奇招了,只怪對手太強大!
開庭前數天,潘石屹突然爆料稱,復星壓價并索要5億元合作費。
郭廣昌回應,SOHO中國主動提出補償但并不落實,SOHO受讓股權的行為沒有得到復星的同意,還惡意設置復雜交易結構,以繞過該項“母協議”這一法律結構進行收購。
“戰斗機”跟“小趴菜”吵得不可開交。
2013年4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原告復星國際勝訴,SOHO中國、綠城、上海證大對于審判結果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將上訴。
怎么說,接著干唄!
雙方的爭戰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一直到2015年9月,SOHO中國與復星國際才雙雙發布公告,重組海之門的股東協議,就是SOHO中國以84.93億元的代價,向復星出售其間接擁有的海之門50%股權。
老法師就是老法師。這一次的“爭斗”體現的有很多,比如資金的能力、法務水平的高下,以及每個大佬的性格。
總之,他們都不肯讓。但是,最后是郭廣昌贏了。
復星第一次獲得外灘8-1地塊的全部股權。至此,戴志康、宋衛平、潘石屹三位全都被踢出了這個外灘地王局!
必須說一句,除了潘石屹,其他三個人都是包郵區的!包郵區內訌是實錘了!
經過這次重組,海之門因為出售外灘金融中心全部股權獲得84.93億元,同時還需要償還86.22億元股東貸款。
因此,出售外灘金融中心后,海之門名下已無實質性資產。就是說,潘石屹當年斥資40億元收購海之門50%股權,在四年后只剩下空殼。
郭廣昌需要支付的代價是84.93億元,但扣除將收回的40.37億元股東貸款后,只需要支出44.56億元。
換個角度說,潘石屹此前給海之門提供的31.05億貸款,幫助復星完成了項目的階段性建設和封頂。
雖然贏了,郭廣昌也沒錢了。
奪回項目全部股權后,復星不得不以項目50%股權為代價,在2016年底引入了中原信托。
2019年3月28日,中融信托又以認繳出資方式,取代中原信托,成為復星外灘持股50%的股東。
2022年3月21日,復星國際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與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63.42億元現金收購上海外灘金融中心(BFC)物業所屬公司50%股權。
復星再次獲得BFC外灘金融中心的全部股權。此時,BFC外灘金融中心已經正式對外開放兩年多了。
現在看起來,郭廣昌拿回BFC外灘金融中心全部股權,可能是為了現在更方便出售。
這幾年,復星一直沒有停止賣賣賣。
早在2019年3月,由高180米和200米的雙子樓組成的廣州復星國際中心還沒落成,曾計劃作為復星集團南方總部的南塔大樓就被復星賣給了新加坡豐樹集團,交易總價為42.9億元,單價約3.9萬元/平方米。
2023年,廣州黃埔區區屬國企知識城集團和當地的豪宅開發商僑鑫集團又一起從復星手中接盤了北塔。
今年5月,復星宣布,出售位于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項目中的A2及A3幢大樓的部分未來單元。交易涉及除M單元外的所有單元及地下停車位,基礎交易金額為1.92億歐元。
地產慢慢就這么退出了。
2024年初的第七屆世界浙商上海論壇上,郭廣昌曾明確表示,復星未來只聚焦兩個主業:生物醫藥和文旅,而且要全面轉向輕資產運營模式。
所以,地產已經被郭廣昌拋棄。
最早被棄的,是復星集團旗下的地產上市公司復地集團。2004年,復地成為第二家登陸港股的內房企,銷售規模曾排在全國前十位。后來因為戰略錯判,復地錯過了房地產發展的黃金期,逐步落后于市場,于2011年5月退市。
2013年,復星地產業務開始轉型,從傳統住宅的開發為主轉向“住商協同”,也就是當時復星重點推介的蜂巢城市,本質上是做產業地產。
2018年,復星重組上市公司豫園股份,復地集團資產被注入豫園股份,成立了如今的復地產業發展集團。這幾年雖然一直都有項目在開發,但已經很多年沒有拿地,市場上的聲音也越來越弱,可以說毫無存在感了。
一個大佬的調整期有多久?從郭廣昌來看,投入地產、放棄地產,也有將近十五年的時間。從今天爆雷的房企來看,他們的調整期也不會太短。
更何況,也不是人人都是郭廣昌。原來在BFC外灘金融中心掐架的四個大佬,除了郭廣昌,其他都退出了江湖,或者游離在邊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