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近日,在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學會組織的第三屆患者服務優秀案例評選活動省擂臺賽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停車場及金家嶺地下停車場“雙車場互聯 + 智慧管理”案例脫穎而出,斬獲銀獎。此前,該案例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患者服務優秀案例評選中,面對80余個預選案例的激烈角逐,一舉拿下一等獎。這一創新方案聚焦就醫停車難題,以其顯著成效為大型醫療機構停車管理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日前,走進海爾路59號青大附院嶗山院區,以往就醫停車“一位難求”、周邊道路擁堵不堪的景象已成為過去。在“雙車場互聯 + 智慧管理”方案實施前,患者開車前來就醫,常常在醫院周邊繞圈尋找車位,耗費大量時間,不僅耽誤病情,還加劇了周邊交通擁堵。如今,得益于這一創新舉措,患者停車等待時間大幅縮短,就醫體驗顯著提升。而這一成果的背后,離不開青島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的努力。
青島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承擔了區域內停車場的建設與升級改造工作。在金家嶺立交停車場及青大附院嶗山院區地下停車場工程中,公司精心規劃,使兩個停車場總泊位規模達3050個,極大地擴充了停車容量。公司還積極推動“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靜態交通場景深度融合。通過該平臺與“青島停車”App,實現了青大附院嶗山院區停車場及金家嶺地下停車場車位信息實時共享。車主在前往醫院的路上,就能通過手機實時了解兩個車場的空余車位數量及位置,提前規劃停車區域。到達停車場后,場內的智能引導標識會精準指引車輛前往空閑車位。
在高峰時段,停車場的高效調度系統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大數據分析,系統實時監測車流量和車位使用情況,動態調整車位分配策略。當一個區域的車位即將飽和時,系統自動引導車輛前往其他相對空閑區域,避免局部擁堵,保障車輛快速通行和停放。金家嶺地下停車場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高峰時段,停車場內車輛擁堵,車主煩躁,管理難度大。現在有了智慧管理系統,車輛進出有序,車位利用率大幅提高。”
青大附院相關工作人員說:“我們一直致力于優化患者就醫體驗,停車難題是影響患者就醫感受的重要因素。‘雙車場互聯 + 智慧管理’方案的實施,是我們解決這一難題的重要嘗試,也是醫院服務流程優化的關鍵一步。”
該案例不僅在青大附院取得顯著成效,更為其他大型醫療機構解決停車痛點提供了寶貴經驗。隨著城市發展,大型醫院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青大附院與青島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的創新實踐證明,通過整合資源、引入智慧管理技術,能夠有效緩解這一難題。未來,希望有更多醫療機構借鑒這一模式,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醫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