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根奇妙的“彈簧”,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這根“彈簧”就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面對困難時越挫越勇,而有的孩子卻一蹶不振。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彈性呢?快帶孩子一起閱讀下文吧!
案例:
自從小戴上中學后,新環(huán)境讓他感到難以適應,再加上一次不理想的考試成績,讓他感到心里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小戴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擔心自己會不會這樣一直失敗下去。
彈簧般的心理彈性
青少年時期,很多人都有過小戴這樣的經(jīng)歷,在遭遇逆境時感到無比困擾、迷茫。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能夠較快地從逆境中恢復過來,有的人則很容易被擊垮,甚至從此一蹶不振——事實上,這種差異與個體間心理彈性的不同有很大程度的關聯(lián)。
心理彈性(Resilience)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有研究者對夏威夷島上的青少年進行了長達30年的追蹤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有近2/3的孩子在經(jīng)歷了困難情境之后仍能發(fā)展良好,這些孩子與其他產(chǎn)生了心理問題的孩子相比,身上存在著一些相似的心理特質(zhì)。自此,研究者將這種心理特質(zhì)統(tǒng)稱為心理彈性(也稱心理韌性或抗逆力),就是指在遭遇困難和挫折的情境下,個體因追求自身和諧發(fā)展,調(diào)動一切保護性資源實現(xiàn)良好適應的一種內(nèi)在的心理潛能。
我們可以把心理彈性想象為駐扎在我們心中的一根“彈簧”:在逆境來臨時,它會因外部的壓力而被壓扁。雖然彈簧具備慢慢恢復原先狀態(tài)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并不是無限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其進行調(diào)試和養(yǎng)護。
如何提升心理彈性?
下面是一些提升心理彈性的辦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從逆境中恢復過來:
1.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健康的身體是提升自我心理彈性的重要前提。隨著邁入新的學習階段,學業(yè)壓力等各種因素會讓我們更容易忽略對自我身體的關照。如果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不僅會降低身體對細菌、病毒的抵抗力,還會降低心理對逆境的抵抗力。所以,在學業(yè)之余,我們也應當有規(guī)律地鍛煉。不管是相對高強度的長跑、游泳,還是相對低強度的散步、冥想,只要能夠找到可以堅持并感到愉悅的運動方式,便會為我們帶來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為提升心理彈性打好基礎。
2.調(diào)整心態(tài)。在面對逆境時,我們要學會不沉湎于關注問題的負面影響,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挖掘自我潛能和自我效能感上,把不利情景視為促進自我成長的一份契機。我們可以嘗試換一個看待問題的視角,試著將這種逆境看成可以突破的挑戰(zhàn),而非讓人煩惱的障礙,從而激發(fā)自我的內(nèi)在能力,以積極的信念引導自己的行動,在認識自我、建設自我和實現(xiàn)自我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我們面對逆境時的自我復原能力。
3.尋求支持。與個體內(nèi)部因素一樣,來自家庭和學校等外部環(huán)境的支持同樣是提高自我心理彈性的重要力量。我們應當知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我們遭遇困難時,主動尋求外界的幫助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無須將自身遇到的困難視為難以啟齒之事,來自同伴的關注、家庭的和諧氛圍和學校教師的支持都是我們應對逆境的不竭動力。集體的互動能夠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從而增強我們的心理能量,讓自已心中的那根“彈簧”變得逐漸強大。
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認識了心里的“彈簧”,并收獲了“修煉”它的秘籍。在困難面前,“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請大膽地向前進發(fā)吧!
責任編輯|趙青云 葛悅涵(實習)
運營編輯|趙青云
質(zhì)量審核 | 王維嘉 李雅欣
圖文來源 | 《知識就是力量》雜志《認識心里的“彈簧”》,撰文/賈昊宇 (浙江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原文有刪改,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知識就是力量
現(xiàn)訂購2025年
定價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識抱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