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掄關稅大棒了,這關稅加的把人都能看麻木了,特朗普對著北約秘書長撂狠話:“50天內俄烏談不攏,就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順便給買俄油的國家加個‘次級關稅’!”
自從美國的大而美法案通過之后,特朗普現在是一門心思的搞關稅,好像美國的所有外交事務都能夠通過加征關稅解決。
俄羅斯原本就在美國的制裁和封鎖名單之中,美國對俄羅斯加征關稅有用嗎?所謂的次級關稅影響最大的國家會是哪個國家?
次級關稅:特朗普的“隔山打牛”,砸中了誰?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在美國白宮會見了北約秘書長,在談到俄烏戰爭的時候,特朗普威脅到,如果在50天的時間里俄羅斯和烏克蘭不能夠達成協議,將會對俄羅斯征收100%的關稅,這些征稅將會以“二次關稅”的形式實施。
所謂“次級關稅”,本質是繞過俄羅斯,直接制裁其貿易伙伴。結合特朗普3月的表態矛頭直指“俄羅斯石油買家”目標已呼之欲出;
現在俄羅斯的在全球原油最大的買家有兩個,分別是中國和印度。
2024年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1.74萬億人民幣,連續兩年突破了2000億美元的大關,并且在不斷的創出歷史新高。
其中俄羅斯對中國出口能源產品,包含了原油,天然氣,煤炭等礦產,中國對俄羅斯出口汽車,機械設備,電子產品,輕工紡織業產品等等。
除了中國之外,印度也是俄羅斯能源的第二大買家。
2024年印度狂買649億美元俄貨,原油進口激增12倍;除此之外,土耳其也和俄羅斯之間有565億美元的貿易額,這兩個國家大多都是替歐洲轉運俄油;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所謂次級關稅主要針對的就是這三個國家。
特朗普一面威脅“次級關稅”,一面向北約推銷“武裝烏克蘭計劃”,卻要求歐洲自掏腰包。德國、芬蘭等國被迫接盤“愛國者”導彈賬單,
蝴蝶效應:全球貿易版圖加速重構
對于俄羅斯來說,早就被美國踢出了SWIFT,并且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后,俄羅斯多有能夠被美國制裁的行業都被美國制裁。
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直接貿易幾乎為0,因為美國需要購買俄羅斯的化肥和高濃縮鈾,美俄之間才有了30多億的貿易額,因此美國對俄羅斯加征100%的關稅幾乎等同于無效加征。
所以特朗普現在另辟蹊徑,要對俄羅斯征收次級關稅,按道理來講,受影響最大的國家是中國,其次是印度和土耳其。
但是問題在于中國的態度,特朗普現如今敢對中國加征100%的關稅嗎?4月剛過的時候,中美之間的關稅早已經超過了100%,但不到30天的時間,美國方面就最先受不了,然后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要求和中國進行會面和通電話。
最后迫于無奈,美國和中國達成協議框架,將關稅降低至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水平。
從這一點上來看,現在能夠直面美元100%關稅的國家就是印度和土耳其。
這就比較有意思了,印度和土耳其之所以大量進口俄羅斯的能源,目的是為了繞過制裁倒賣給歐洲的。
特朗普是當著北約秘書長面發出新的關稅威脅,這一大圈繞來繞去,其實還是想要歐洲給烏克蘭戰爭買單。
總之對于次級關稅這件事情,兜兜轉轉,特朗普最想表達的意思就是,烏克蘭戰爭打的時間太長了,美國為這件事情付出了很多。
但是歐洲享受著美國軍事提供的安全,卻在暗地里通過土耳其和印度購買俄羅斯原油,并沒有加大對美國原油的購買量。
所以關稅俄烏戰爭后續的軍事支出,將會通過關稅的形式讓歐洲買單,要么歐洲就要停止繞道購買俄羅斯原油,加大對美能源的購買量,要么就直接加大烏克蘭戰場的軍事投入,并且購買美國所生產的武器裝備,來支援烏克蘭。
現在回頭來看,特朗普上就任美國總統的時候,曾經信誓旦旦的承諾,他將會在24小時之內結束俄烏戰爭,但是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年,烏克蘭戰場上還在消耗著美國的軍事援助和武器援助。
普京和特朗普之間的溝通明顯出了問題,說的更為直白一點,特朗普被普京戲耍了。
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和美國的體面,特朗普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現實證明,現在的美國已經沒有能力保障歐洲的軍事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