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成立儀式暨第二屆法大數字刑事法論壇”在京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主辦,來自 38家高校科研機構、司法機關等單位的代表,上百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網絡犯罪治理中的前沿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執行院長王志遠教授主持會議,他表示,此前刑事司法學院已成立涉邊犯罪研究學術聯盟,已在學術研究、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方面展開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成立的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意義重大,是法大刑事司法學院一所一品牌戰略下的長期化、系列化研究,希望能夠在學生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實現一體化共識。
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長姜偉在致辭中強調,網絡犯罪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大公害,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現實挑戰。網絡犯罪正在成為危害社會侵害人權的主要威脅,網絡犯罪治理需要構筑綜合施策、多元共治的新格局,因而網絡犯罪研究應當結合多學科專家學者聯合攻關。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中國政法大學攜手相關院校共建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非常必要,意義重大。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劉艷紅在致辭中指出,為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聯合國內刑法學界以及及技術強校,利用技術賦能破解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復雜性綜合性法律問題。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以自下而上發展為內生動力,并非源于行政命令。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聚焦新興技術賦能的犯罪治理,此為由我院李懷勝教授牽頭的純粹民間學術平臺,希望大家像網絡犯罪般全鏈條全流程持續性參與,做大做強,學術聯盟的交流必須契合網絡犯罪最新特點,做真正實質性交流,非流于形式。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院長孫萬懷在致辭中表示,網絡犯罪使風險無處不在,傳統犯罪涉網后失控,如涉眾廣、金額巨,沖擊刑法體系,致量刑困境,它使簡單問題復雜化。作為學者,研究不僅是邏輯推演與文本規則,更要關注行動規則與實踐后果,恪守良知,避免理論淪為“播龍種收跳蚤”。“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望大家共同呵護,將聯盟打造成網絡犯罪研究領域的明亮名片。
(“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揭牌儀式)
開幕式致辭環節結束后,各聯盟單位負責人一同完成“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揭牌儀式。在隨后的第二屆法大數字刑事法論壇中,來自湘潭大學特聘教授于同志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吳嶠濱副主任就打擊網絡犯罪的司法實務前沿問題進行演講。大會依次舉行“數字經濟時代的刑事安全風險與防控”“涉人工智能犯罪的刑事一體化治理路徑”“網絡空間中侵犯人身權利犯罪的治理”“信息化跨國犯罪的犯罪治理體系變革”四場專題研討,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上述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據悉,網絡犯罪研究學術聯盟是部分高校的法學院系聚焦于網絡犯罪研究發起成立的1+N+X的開放性協作機制,其中“1”和“N”代表牽頭發起單位和共同發起單位,“X”代表在網絡犯罪研究領域具有精深造詣的專家或者有志于從事網絡犯罪研究的青年學者。
該聯盟目前有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東南大學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數字法治與數據安全研究院、武漢大學法學院、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浙江大學法學院、湖南大學法學院、湘潭大學法學學部、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中南大學法學院、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排名不分先后)等15家京內外高校的17家二級單位加入。
該學術協作機制成立旨在推動網絡犯罪研究和人才培養,深化跨單位聯合培養、學術訪問及專題培訓機制,凝聚多學科研究力量與學術共同體共識。
內容來源|中國政法大學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