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湖南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開展2025年普通高校新設專業辦學合格評估和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評估的通知》。
根據《通知》要求,評估范圍為2021、2022年經教育部批準或備案的新增本科專業,以及2021年之前已招生且未參加過評估的新增本科專業。
根據規定,參評高校須對照評估指標體系撰寫《自評報告》等材料并上交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省教育廳會組織專家評審,若有必要,專家組會入校進行現場核實與評估。
湖南省教育廳對這兩類新增本科專業制定的指標體系分為5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分別為:
定位與規劃:專業定位與規劃、培養方案;
師資隊伍:整體結構、師德師風、主講教師、師資培養與教學水平、學科水平;
教學條件: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教材建設、信息資源建設;
教學運行與管理:教學研究、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教學管理、質量監控;
培養質量:思想道德與身心素質、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畢業論文(設計、綜合訓練)、學生滿意度、生源與就業。
其中,培養方案、整體結構、師德師風、主講教師、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思想道德與身心素質、畢業論文(設計、綜合訓練)等11個二級指標為教育廳標注的重要指標,其余為一般指標。
結合文件中對各二級指標,尤其是重點指標的評價說明,經分析可見如下特征:
1)全流程管理,覆蓋專業建設全周期
規劃先行:如“專業定位與規劃”要求專業建設與區域經濟聯動,并制定可量化的階段性目標;
資源保障:通過“師資隊伍”“教學條件”等指標確保硬件與軟件資源達標;
過程監控:如“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強調教學規范性與創新性;
結果導向:以“培養質量”中的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需求情況等為最終評價依據。
2)結果導向,強調實際成效
評估標準聚焦可驗證的成果,而非形式化指標:
建設成果:如“專業定位與規劃”要求“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果”;
課程實效:如“培養方案”需體現課程體系與目標的吻合度,實踐教學比例需達標;
學生成效:如“思想道德與身心素質”要求體質健康合格率≥85%,體現德育與體育的實質性要求。
3)產教深度融合,服務區域經濟
多個指標明確要求與產業對接:
企業參與:如“培養方案”需企業行業專家參與制定,確保人才培養符合市場需求;
實習基地:要求建立穩定實習平臺,且“實習實訓時間和內容有保證”;
案例支撐:湖南工商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通過與紅網合作發表新聞評論,老年學專業開發社區服務項目,均體現產教融合實踐。
4)立德樹人貫穿始終,強化師德與德育
師德建設:單獨設置“師德師風”指標,要求將師德考核置于首位,四年內無嚴重違規事件;
德育滲透:如“培養方案”強調“課程思政”要求,實踐教學需融入創新創業教育;
學生綜合素質:通過“思想道德與身心素質”指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情況納入評估。
5)結構優化與資源保障并重
師資結構:要求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30%,碩士及以上學歷≥60%,確保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
教學條件:實驗室設備臺套數需滿足教學需求,實習基地需穩定且覆蓋學生需求;
持續投入:如“專業定位與規劃”要求建設經費有保障,避免資源短缺影響專業發展。
6)動態調整與持續改進機制
質量監控:要求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定期反饋并改進教學,如湖南工商大學通過八次材料修訂完善自評報告;
政策聯動:湖南省2024年評估結果直接影響專業限期整改或撤銷,形成優勝劣汰的動態調整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湖南省教育廳發布的《關于開展2025年普通高校新設專業辦學合格評估和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評估的通知》及制定的評估指標體系等。
聲明:麥可思研究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18602824882),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